慢性C型肝炎:肝炎不可怕,定期追蹤保健康 | |||
---|---|---|---|
日期: 2012-04-25 | |||
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李先生今年54歲,小時候因體弱多病,打針吃藥是常有的事。從當兵時期就知道自己患有C型肝炎,李先生久久也會不定時到醫院接受追蹤檢查,斷斷續續都有肝指數偏高的現象。這幾十年來,對肝臟切片存有疑慮的李先生,一直以為吃保肝劑就是在保護肝臟、治療C型肝炎,甚至於沒有定期追蹤檢查。 最近,醫師發現李先生的肝臟已經出現纖維化的現象,肝指數依舊偏高;由於健保相關法規的修改,已不必一定要做肝臟切片檢查,才可接受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所以李先生在進行一系列肝功能、C型肝炎病毒量的檢測後,接受了半年的長效型干擾素搭配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肝功能慢慢就恢復到正常,C型肝炎的病毒量也降至偵測不到。
經歷過這次的治療,得到良好的結果,讓李先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目前李先生仍定期進行追蹤檢查,身體狀況、肝指數都正常,肝臟也沒有進一步硬化的現象。
由於資訊的發達,民眾對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都有些許認識,也知道慢性肝炎定期追蹤檢查的重要性。其中有一部分的患者以為只要到醫療院所檢查治療就可以把慢性C型肝炎治好;然而,誠如我們先前討論過有關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時機一樣,C型肝炎也有它適合治療的時機和狀況。
以往因為需要肝臟切片,證實已有某種程度的肝臟纖維化,健保才得以給付C型肝炎的治療費用;目前衛生署已經修正C型肝炎的給付標準,只要符合確定是慢性C型肝炎帶原anti-HCV(+)、GPT異常、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陽性或肝組織切片有纖維化,病患在完全了解治療過程及治療副作用後,就可以接受治療。
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時常見副作用如下:(1)類似重感冒的症狀:在注射干擾素後4個小時左右出現肌肉骨頭痠痛、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會隨著治療的過程慢慢減輕及適應;(2)掉髮:停藥後會自然恢復;(3)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下降:治療當中應定期抽血監測,考慮藥物減量或延緩治療;(4)皮膚疹:通常只要保持清潔即可,也可以擦一些中性保濕乳液,停藥後會自然消退;(5)精神狀態的反應:在治療期間可能產生焦躁、憂鬱、沮喪、失眠等等,通常都可以藉由醫護人員的疏導、家人的支持或藥物的控制得到改善;(6)自體抗體反應:因為干擾素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常常產生許多自體抗體,多數都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少數有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特別監測身體狀況,適時減藥或停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