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真的那麼難纏嗎?

日期: 2012-04-11
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劉先生,35歲,竹科工程師,工作壓力大。最近一個月發現上腹有悶痛的情形,尤其是空腹時症狀特別明顯,常常需吃點東西才能緩解。一週前因運動傷害發生關節痛,自行服用止痛藥後,發現上腹痛的情形更嚴重,半夜甚至痛醒,需服用胃乳片才能緩解。

劉先生最近二天更出現了解黑便及頭暈的情形,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經內視鏡止血後才穩定下來。醫師同時施行胃切片檢查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並給予一週的三合一滅菌療法及八週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才解決了劉先生惱人的胃痛問題。

所謂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是指消化道受到胃液的腐蝕,造成胃壁或腸壁局部的組織損傷,它通常比糜爛(erosion,或稱為破皮,只損及黏膜層)來的深一點;其大小至少大於5mm,病理切片之深度需達黏膜下層。

消化性潰瘍可發生於食道、胃及十二指腸,而一般俗稱之消化性潰瘍指的是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是由於攻擊因子和黏膜防禦機轉失去平衡所導致,其病因一般可分為與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關、與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相關(NSAIDs,如阿斯匹靈)、壓力性潰瘍、及與其他因素相關(如抽菸、胃泌素瘤、遺傳等)。其中以幽門螺旋桿菌的相關性最高,如十二指腸潰瘍中約85-95%合併HP感染,而胃潰瘍約70-80%有HP。

消化性潰瘍會有哪些症狀?一般而言,胃潰瘍大多是飯後半小時至二小時之間引起上腹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則是好發於空腹及半夜時上腹痛,病患常在睡夢中痛醒。

消化性潰瘍的其他症狀有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酸水等,然而也有高達四成的病患毫無症狀,甚至要等到出現併發症時才察覺。潰瘍的併發症包括出血、胃出口阻塞及穿孔。潰瘍出血時可能會有吐血、解瀝青便或黑便。若產生穿孔時則會引發急性腹膜炎,甚至敗血症,這個時候就需要開刀才能解決。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除了典型的症狀外,要得到正確的診斷還是要藉由消化道X光或胃鏡;其中胃鏡檢查,除了可直接觀察病灶,還可以切片看潰瘍是良性或惡性,及有無HP感染等。雖然十二指腸潰瘍,幾乎清一色都是良性,但胃潰瘍卻有5%為癌症導致的潰瘍,須切片才能診斷出來。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若是與HP感染有關,則須接受一週的三合一滅菌療法,其殺菌率約85-95%之間,之後再服用一至二個月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即可;若為抗藥性菌種,則須接受第二線滅菌療法,再殺一次菌。在經過HP殺菌後,潰瘍的一年復發率可由60%降至不到5%,故HP對潰瘍影響之大可見一般。對於無HP感染的潰瘍,則是去除病因,如停用止痛消炎藥,並以PPI治療即可。

要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產生,除了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的消除壓力,要注意不要隨便服用止痛消炎藥。最重要的是,若有腸胃不適或類似潰瘍的症狀,應該及早就醫,才能早期診斷及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