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內視鏡:一窺消化道的最後處女地

日期: 2012-04-25
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女士,63歲,近兩年偶有解黑便的情形,但大多在一、二天內即恢復正常,陳女士也為此到醫院安排了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但就是沒發現出血點;由於身體無特別不適,也就沒再至醫院追蹤。

然而陳女士最近解黑便的頻率增加,並且有頭暈目眩的情形,一個月前更因排出大量黑便後差點暈倒,再次前往醫院檢查,發現血紅素只剩7.2 g/dl(正常>12 g/dl),經輸血治療,及再次安排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仍無發現出血病灶。最後接受醫師建議,吞服膠囊內視鏡檢查,發現出血點原來是在小腸末端迴腸的血管病變(血管再生不良),經治療後已完全康復。
    

什麼是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它是經由吞服一顆重約3.7公克的小型攝影膠囊(大小如一顆魚肝油,11×26mm),進而檢查消化道的疾病。此膠囊裡有內含前端高解析的迷你攝影系統、精密電池及影像傳輸系統,可每秒拍攝兩張彩色照片,並將影像即時傳輸至身上的無線接受器。在吞服後八小時內,可傳送出高達五萬七千多張的消化道影像至接收器;之後再將此接收器連接至電腦中還原資料成連續的影片,而醫師在判讀時就如同乘著「縮小的潛艇」,看著連續的影像,就宛如進行著電影情節般的「驚異大奇航」,進而揭開了小腸神秘的面紗。
膠囊內視鏡在小腸出血有極高的診斷價值。目前研究報告指出,傳統的小腸鏡、腹部電腦斷層、小腸攝影、血管攝影等對小腸出血病灶診斷率只有三成左右;然而膠囊內視鏡可達七成的診斷率;若是正在出血的時候接受檢查,診斷率更可達九成。除了小腸出血外,對於其它小腸疾病如小腸腫瘤、發炎性腸炎(如克隆氏症)、寄生蟲感染,小腸瘜肉及血管病變等,都具有診斷價值。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FDA)於2003年7月已將膠囊內視鏡列為檢查小腸疾病的第一線診斷工具。
至於膠囊內視鏡的優點在於檢查方法簡單、無痛、無侵襲性,如同吞藥丸一般,且膠囊為單一拋棄式,沒有交錯感染的問題,另外在檢查過程中仍可自由活動。而膠囊內視鏡的適應症則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慢性腹瀉、體重減輕及貧血等。

目前除了小腸膠囊外,更發展出食道膠囊及大腸膠囊,只是高科技的背後總是高成本,至今這項檢查仍屬自費項目。另外膠囊內視鏡技術僅只於檢查,無法採取檢體及治療,未來是否膠囊能具有Robot設計,行機器人手術如止血、切除小型病灶等,進而減輕病患之痛苦;以時下先進之科技,將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