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真的來無影去無蹤嗎?

日期: 2012-04-25
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王先生,53歲、第一度肥胖,最近因工作忙碌,常常需要加班,難得放假可以補眠,卻老是睡不飽,臉色也變得黯沉。王先生到檢驗所抽血赫然發現肝指數升高(GOT/GPT:58/94 IU/L),雖然檢驗師建議王先生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但是王太太覺得西藥比較傷身體,所以就到一家老字號的中藥店抓了幾帖養肝藥方。

王先生吃了二個多禮拜的中藥,人卻覺得越來越沒精神,胃口也明顯變不好,甚至有點噁心感,且尿液變得像烏龍茶般的深褐色,自己以為應該是吃中藥排出肝毒的關係,所以沒有太在意,並不多加理會。

直到有個朋友來家裡,發現王先生全身泛黃,提醒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的肝指數GOT/GPT:680/472 IU/L已經超過標準十倍以上,而且有明顯的黃疸(膽色素 8.7 mg/dL)及凝血功能異常。經醫師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併急性藥物型肝炎,在住院治療近三週後,肝指數及黃疸才慢慢恢復,精神及胃口也漸漸好轉,目前在家休養也持續門診追蹤。
 

所謂急性肝炎,就是肝組織有明顯的發炎細胞浸潤,病程可以從幾週到數月不等(六個月內)。臨床上大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有的人就像一般感冒,如頭痛、倦怠、肌肉痠痛、胃口變差、噁心嘔吐等;較專一性的症狀是黃疸(如茶褐色尿、皮膚及眼白變黃)、肝脾臟腫大等,不過比例並不高。

少數急性肝炎的病人因為肝臟損害範圍太大,致使肝臟無法排除血中的毒素而產生意識不清或昏迷(稱為肝性腦病變),或因為肝臟無法合成血液中必要的蛋白質及凝血因子,進而造成全身水腫及出血傾向,往往這些極少數急性肝衰竭的病人,需要肝臟移植才能存活。
導致急性肝炎的原因包括:

(1)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A型、B型、C型、D型、E型肝炎)、皰疹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伊波病毒等;(2)非病毒感染:弓漿蟲、鉤端螺旋體等;(3)酒精性肝炎;(4)特定毒性物質,如菇毒、白磷、四氯化碳、氯仿等;(5)藥物:很多藥物都會引起肝臟發炎,如抗結核菌藥物、抗黴菌藥、麻醉藥、止痛藥、某些中藥等;(6)缺血性肝炎:因為心血管疾病(如鬱血性心臟病、心衰竭、心肌梗塞)、感染、外傷等造成休克所導致的急性肝臟損傷;(7)自體免疫性肝炎:因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肝臟產生肝炎。
急性肝炎的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根據許多非特異性或特異性的症狀外,血液檢查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方法,如肝指數上升、膽色素增加、凝血功能異常等。腹部超音波在某些病患可以看到肝臟腫大、脾臟腫大、門靜脈鼓張或腹水;而肝臟細針穿刺組織切片檢查也可以使用在急性肝炎的診斷。
至於急性肝炎的治療,一般通則是採取適當的症狀控制,例如補充水份、糖份或電解質,並給予腸胃藥幫助消化及減少噁心嘔吐;而常用的保肝劑或血管擴張劑則可以增加肝臟血液循環及代謝排毒的功能;另外需密切觀察病患臨床變化,如精神狀態、黃疸及肝功能。最後提醒您,當發現急性肝炎時,需趕緊就醫並找出致病因,如此才能做出最適當且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