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陳先生,48歲,5年前因右上腹疼痛且反射到背部,經醫師施行上腹部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但因無急性膽囊炎的癥候,醫師建議先飲食控制,若仍持續疼痛再考慮開刀,之後由於沒再發作也就不以為意。 然而陳先生一個月前,與朋友聚餐大吃一頓後,突然右上腹疼痛,心想可能是吃太飽;但隔天發現右上腹及上腹部疼痛,且有噁心的情形;起初以為只是急性胃炎,吃吃胃藥即可,二天後發現疼痛加劇,痛到背後,且合併發燒,不得不到醫院去掛急診。此時,由血液檢查發現白血球升至18,000,腹部超音波掃瞄顯示膽囊腫脹,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經醫師建議,接受緊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情才告穩定,三天後平安出院。 病例二: 楊女士,56歲,糖尿病患者,持續規則服藥中;於十年前健檢發現有膽結石,但一直都沒有腹部不適的症狀。最近兩個月偶有腹脹及飯後右上腹痛,但不適的症狀大多在一小時內緩解。 一個月前突然右上腹劇痛並解出茶色尿,被送至急診,抽血發現胰臟指數(Amylase、Lipase)上升,且有黃疸的情形,腹部超音波有膽結石及總膽管輕微擴大的現象,腹部電腦斷層顯示有膽結石、總膽管結石及急性胰臟炎。緊急安排膽道內視鏡(ERCP)檢查,發現總膽管有結石卡在出口,經膽道內視鏡取石術後症狀大為緩解,且胰臟炎也於一週內復原;之後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才正式化險為夷,平安出院。 膽囊位於人體的右上腹,大約在肋骨下緣中點處。事實上膽汁並非由膽囊製造,而是由肝臟分泌儲存到膽囊內,之後由膽囊加以濃縮,等到進食後膽囊才收縮將膽汁經由總膽管送入十二指腸,進行食物的消化。如此膽囊就好比家中的「水塔」,只是儲存的功用。 至於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是膽汁中的成份(膽固醇、燐脂類、膽塩及膽酸)由於某些因素產生不平衡時,即可能會有結石生成;其危險因子中又以4個F最容意易產生結石,包括:Female(女性)、Forty(40歲以上)、Fat(肥胖)、Fertile(懷孕多產);另外家族裡要是有膽結石患者,其一等親家屬得到膽結石的機會就比一般人高4倍。其他如糖尿病、慢性肝病或有先天溶血性貧血的人也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 一般而言,大多數的膽結石並不會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的飯後飽脹感。少部份患者在飲食吃得比較油膩,或暴飲暴食後會有右上腹痛,通常在飯後半小時發生,可持續約一小時,嚴重時甚至可能會有膽痙攣及疼痛反射到背部或右肩。至於膽結石的大小及數目與症狀,並無一定的關連性。 膽結石不處理會有什麼後果呢?根據研究指出,約有七成的膽結石患者終其一生無明顯症狀產生;約二成的病患會感到間歇性的右上腹痛;約10%的病人會因結石卡住膽囊管而引發急性膽囊炎(如陳先生),甚至膽囊破裂及腹膜炎;另有5%的病患因膽結石掉到總膽管造成阻塞性黃疸或因結石塞住胰管出口而引發急性胰臟炎(如楊女士)。另外,膽結石經過二、三十年長期刺激膽囊,也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導致膽囊癌。 對於有反覆明顯症狀的膽結石,或已產生合併症的患者,就該接受手術治療,至於用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則需視病況而定。對於結石掉至總膽管內產生阻塞症狀,可先用膽道內視鏡取石後,再用腹腔鏡切除膽囊即可;但前提是要「運氣好」,遇到對膽道內視鏡技術熟悉的醫師,則取石成功率可達95%;若遇到「兩光醫師」,則在右上腹留下一條大疤痕可是大有人在。 對於無症狀的膽結石患者,並不能保證一輩子都相安無事,一般建議合併有膽囊鈣化、體重迅速減輕、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鎌刀型貧血症或住在偏遠醫療落後地區者,可考慮接受預防性膽囊切除,以解除這個不定時炸彈。
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