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疾:什咪?自體免疫出問題也會影響消化系統?

日期: 2012-04-25
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楊先生今年42歲,工作非常忙碌,飲食也不太正常。常常會有肚子疼痛、脹氣、腹瀉的問題。最近幾個禮拜,楊先生感覺肚子疼痛的情況越來越頻繁,痛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即使吃了一些胃腸藥也毫無見效。

最近幾天,楊先生上完廁所都發現擦拭的衛生紙有血,一開始以為是痔瘡發作,沒太注意,不多加理會;然而肚子絞痛、拉肚子的情況越來越密集,且出血(血便)的情形也越來越嚴重。於是在腸胃科醫師的建議下,楊先生做了全大腸鏡的檢查,發現有一大部分的大腸產生明顯的潰瘍糜爛,輕輕一碰就流血不止;經大腸切片病理組織檢查,確認是潰瘍性結腸炎,楊先生經過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後,肚子痛、腹瀉、血便的情況才慢慢好轉,目前仍持續在腸胃科門診追蹤及服藥治療。

 

發炎性腸疾所指的是兩種腸炎症疾病: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發炎性腸疾確切的致病機轉仍不清楚,目前認為發炎性腸疾的發生是多重病因,例如週遭環境刺激、特殊感染、基因遺傳、自體免疫或病人本身體質等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致使體內一些發炎細胞、發炎介質對腸胃道黏膜產生攻擊,造成黏膜破壞,引發腸胃道發炎。

發炎性腸疾的發生率每十萬人口約70~150人,有很明顯的區域、種族差異;發生率最高的是歐洲、北美等已開發國家,白種人有較高的發生率,而發病的年齡通常在15~40歲之間。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的症狀就是腹部疼痛、腹瀉式的血便;如果只有侵犯直腸,可能會是成形的大便而無腹瀉,卻有著明顯的裡急後重(常常想解便,卻解不出)。嚴重的情況,可能產生全身性炎症反應:發燒、體重減輕、惡體質、關節疼痛,甚至腹膜發炎引發敗血症等。

至於克隆氏症主要的症狀也是腹部疼痛、腹瀉,血便的情形比潰瘍性結腸炎少很多,所以這類病人初期往往可能被診斷為腸躁症;病人可能因為反覆性腹痛或腹瀉接受大腸鏡檢查,才發現腸道黏膜受損;而疾病長期發作,腸胃道可能因反覆炎症反應,產生狹窄阻塞或瘻管膿瘍,造成更劇烈的腹脹、腹痛、發燒及敗血症。

發炎性腸疾的診斷除了病人的臨床症狀外,可以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營養狀況,也可以透過腹部X光、消化道攝影、大腸鏡等影像診斷,更重要的是透過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可以確定發炎性腸疾的診斷。

發炎性腸疾的治療,主要還是以藥物控制為主。第一線用藥Aminosalicylates類,若在最高劑量的使用下仍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則可以考慮使用類固醇。因為類固醇並不適合於長期使用在發炎性腸疾的控制上,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讓疾病得到緩解,就應該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6-MP、azathioprine);目前許多研究也證實某些標靶藥物(infliximab),也可以運用在發炎性腸疾的治療控制。

由於潰瘍性結腸炎只會侷限在大腸,針對藥物治療無效之潰瘍性結腸炎,可以接受全大腸切除而達到全癒性治療。反觀克隆氏症於所有腸胃道(從口到肛門)都可能有病變發生,因此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其所產生的併發症處理,如頑固性腹痛、血便、腸胃道狹窄阻塞、瘻管膿瘍、巨結腸症、腹膜炎及敗血症等。

發炎性腸疾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平時應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並避免環境壓力,以減少疾病惡化;萬一不幸發生疾病惡化的症狀,就應盡快就醫,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