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百科

低強度氦氖生化雷射血管內照射療法(ILIB)

日期: 2015-03-12 案例一: 陳媽媽,66歲,16年前右側乳癌開刀,因合併淋巴腺轉移,故術後亦接受化學及放射治療,之後每年定期追蹤一切穩定。直到半年前因出國旅遊健行,造成右側髖關節疼痛,至門診檢查醫師都認為可能是退化導致,故皆給予止痛藥治療,但並無顯著療效。陳媽媽之後右側手臂及背部也開始疼痛,經一系列深入檢查後竟發現是乳癌轉移至骨頭,才導致身體疼痛不已。在給予嗎啡類止痛劑後仍無法有效紓緩疼痛,家屬在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後,決定合併使用ILIB,疼痛症狀立即大幅改善,之後並接受荷爾蒙療法及放射治療,2個月後再追蹤所有的癌症腫瘤指數均回到正常,且不需再服用任何止痛藥。病人亦發現在多次ILIB治療後,長年的高血壓也降至正常值,且氣色比以前更好,親朋好友都不敢相信她之前生了一場大病。陳媽媽目前仍持續接受荷爾蒙療法及ILIB治療中。 案例二: 劉醫師,42歲,有輕微過敏性皮膚炎及鼻炎的情形。最近三個月因工作壓力大產生全身性過敏,甚至連臉部及嘴唇也都過敏紅腫及色素沉著。經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高劑量口服及外用類固醇後仍無法控制其過敏,甚至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但過敏依然持續;皮膚科醫師也沒轍了,只建議劉醫師多運動,看能不能改善其過敏體質。剛好劉醫師最近接受到ILIB的訊息,知道它能調整身體的免疫功能,故接受了三次ILIB的療程,過敏反應竟然不藥而癒,連劉醫師也不敢相信傳統醫學束手無策的嚴重過敏,竟然被一個他從未接觸過的生化科技療法給治癒了。 到底什麼是生化雷射呢?1955年第一台紅寶石雷射問世,但由於紅寶石太過昂貴,5年後科學家又發展出氦氖雷射,自此雷射開始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醫療。 而雷射可分為「高能量」雷射和「低能量」雷射兩種。一般所謂高能量雷射(如雷射刀)是以瞬間輸出高熱能來達到組織切割及凝固止血的作用;而低能量雷射(指能量輸出小於一瓦的雷射,照射後並不會破壞組織)反而是運用低強度雷射的光化學效應促進組織的生理反應並改善其機能。 1969年匈牙利教授Mester提出的低強度雷射「生物刺激理論」,認為此種雷射對組織細胞有增強生理機能及促進代謝循環的作用,而此種低強度雷射於問世後的半個世紀內已漸漸地被廣泛運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 低強度雷射中以氦氖雷射(波長632.8nm,位於可見光範圍)是最普遍被使用,且治療效果也最顯著。而ILIB是藉由光纖導引,如靜脈注射一樣,讓雷射光直接

低強度氦氖生化雷射血管內照射療法(ILIB) 閱讀全文 »

「幽門螺旋桿菌」你該當何罪?

日期: 2013-04-14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Dr. Lehman,37歲,是一位外科醫師,8年前因抽血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掛號諮詢了腸胃科醫師Dr. Raijman;但由於無明顯腹部不適的症狀,且無家族胃癌病史,經與醫師充分討論後,Dr. Lehman接受目前並無立即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必要性的建議。 然而最近二個月Dr. Lehman發覺他的上腹部有悶痛的感覺,前往醫院檢查,赫然發現已是胃癌末期併遠處轉移。Dr. Lehman十分震驚,並考慮對之前的腸胃科醫師提出告訴。 幾年前我在參加歐洲幽門螺旋桿菌會議中,主持教授提出一個令在場醫師錯愕的問題;「到底幽門螺旋桿菌該當何罪?是不是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都需要治療?若不治療會有何後果?可能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是在1983年由澳州的Marshall BJ及Warren JR在胃炎病患的胃黏膜病理切片標本中發現並培養出來。在HP被發現之前,一般認為消化性溃瘍肇因於胃酸分泌過量,直到HP被發現後,才發現這隻細菌除了會造成胃炎,也會導致胃、十二指腸溃瘍及胃淋巴瘤與胃癌。Dr. Marshall及Warren也因此劃時代的發現,於200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 在台灣,經流行病學統計約有54%的成人被HP感染,其中只有約一至二成的感染人口會導致上述的病變,另外八至九成被感染者在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 至於如何得知是否被HP感染?其方式包括:(一)、不需胃鏡檢查的方法:如碳13尿素呼氣試驗(UBT)、血清學檢查(抽血驗抗HP抗體)及糞便檢測法(HpSA),其中以UBT準確度較高。至於抽血驗HP抗體若呈陽性,只能代表曾經感染過此菌(其準確度約85%-95%),即使HP已被滅除,血中的抗幽門螺旋桿菌抗體卻仍然會持續六個月以上甚至到二年才會消失,故滅菌後的追蹤就不宜使用抽血驗抗體的方式。另外糞便檢測法,是藉用酵素免疫分析法來偵測糞便中是否存有HP來判定HP的存在與否,其準確度和其他檢測的結果相當。(二)、需做胃鏡檢查的方法,包括:快速尿素試驗(CLO test)、組織學檢查及細菌培養,其中以快速尿素試驗最符合經濟效益且準確。 當得知有HP感染時,到底哪些情況需治療呢?根據歐洲幽門螺旋桿菌學會之馬斯垂克共識報告,強烈建議需治療的病患包括:(一)、消化性溃

「幽門螺旋桿菌」你該當何罪? 閱讀全文 »

功能性腸胃疾病:腸胃道也會鬧脾氣的

日期: 2013-04-14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施小姐是位在資訊科技公司工作的職業婦女,今年38歲的她,除了忙碌的工作,下班後還得趕著接小孩到才藝班上課,回家還要整理家務,總是覺得生活好忙碌又緊張。施小姐雖然很注重健康飲食,儘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燒烤的食物;施小姐最困擾的就是上班及壓力大時就會有便秘的問題,但要是放長假休息時,症狀就會改善。 施小姐平日經常肚子容易悶脹、吃一點東西就飽到不行,一個禮拜上不到兩次廁所,就算上完廁所,也老覺得沒上乾淨,肚子依然悶悶脹脹的。有時候悶脹的受不了,就喝酵素或到藥局買瀉藥、浣腸,往往造成腹瀉後,肚子也不見得輕鬆。 施小姐斷斷續續看過好多位醫師,拿藥吃個3-5天也沒什麼效果;在醫師的建議下,施小姐接受胃鏡和大腸鏡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問題。最後經醫師詳細的說明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的治療藥物和療程後,施小姐按照醫師指示吃藥一個月後,症狀終於慢慢獲得改善。 大家比較熟知的腸胃道疾病不外乎腸胃炎、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大腸癌等,其實在腸胃科的門診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這一類的病人往往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是腸胃科門診的忠實常客。 根據羅馬系統分類法(Rome III),功能性腸胃疾病分成六大類,依據其受影響部位的不同而分為「功能性食道問題」、「功能性胃十二指腸問題」、「功能性大腸問題」、「功能性腹痛症候」、「功能性膽道問題」與「功能性直腸肛門問題」。 簡單的說,不論食道、胃、小腸、大腸以及膽囊膽道等消化器官,發生功能異常造成一些臨床症狀,透過適當的檢查排除器官病理、生理的病變,都可以統稱為功能性腸胃疾病。 功能性腸胃疾病容易發生在20到50歲之間,病程緩慢,且症狀常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一般半年內累計須有三個月以上的症狀。目前較被大家所了解,引起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的原因包括: 基因遺傳:某些基因和身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有關,藉由這些免疫分子和內分泌間接引響腸胃道的功能。 家庭環境飲食習慣:有研究指出,造成一些腸胃道症狀的因素,往往蟄伏於小時候所受的家庭教育、家人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家庭生活的氣氛等。 社會心理:現今忙碌的社會,大家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往往因為生活與工作的重大壓力,讓許多器官無

功能性腸胃疾病:腸胃道也會鬧脾氣的 閱讀全文 »

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長期使用安全嗎?

日期: 2012-10-22醫師:林俊麟(版權所有) 「醫生,長期吃這種藥會不會有問題?」這類的疑問時常出現在每日門診當中。也常有門診的朋友拿著報章雜誌的醫藥報導,來詢問自己目前吃的藥安全嗎? 林林總總的藥物不良反應,時常困擾著我們。所以有些朋友們每當吃藥時,都會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既怕藥物產生副作用;又擔心不按時吃藥而延誤病情。「先講求不傷身,再講求藥效」大家對這句廣告詞應該不會陌生才對。這樣的訴求,道盡許許多多仰賴長期藥物之慢性病患者的心聲。 對腸胃科疾病而言,胃食道逆流是一種可以控制與治療,但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被認定為最有效,也最常被臨床醫師用來治療這類疾病。因此長期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的安全性如何,就值得醫界進一步的追蹤與研究。特別近年來陸續有些研究報告指出,不當的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對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真的如此嗎?我們需要因噎廢食從此不敢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嗎?有鑑於此,特別整理出近期醫學期刊關於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的一些研究報告,希望能給深受胃食道逆流所苦,又需要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朋友們一些參考依據。 (一) 骨折 有些研究指出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使用者容易產生骨折。然而在2012年九月( Am J Gastroenterol.) 發表的另一篇研究顯示約四千多人長達十年的追蹤,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使用者相對於非PPI使用者,並不會造成顯著骨質密度流失。所以尚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佐證此副作用。但對於老年人與骨質疏鬆患者,長期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時,就必須謹慎衡量利弊得失。 (二) 艱難梭菌感染腹瀉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國外最新兩篇系統分析研究 (2012年七月Am J Gastroenterol.) 顯示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使用者,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的感染機率會增加。在住院當中,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的感染常常發生於接受抗生素治療後,會造成患者產生持續性腹瀉、腹痛等症狀。上述這些分析研究多為觀察性研究報告,在實證醫學 (evidence base

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長期使用安全嗎? 閱讀全文 »

淺談慢性咽喉炎

日期: 2012-09-19醫師:張維寬(版權所有) 長久以來除了關心就醫的病患, 也同時注意候診區病人,這是我看診的習慣,以備萬一有突發狀況發生時可以立刻前往候診區處理。每次在診間看診,雖無法眼觀四面卻是可以耳聽八方,有時忽然會從等候區傳來間斷的怪聲,仔細聽又不像一般有痰音的咳嗽,反而像是在清喉嚨練嗓子的聲音,次數很頻繁。這時心中有了底,應該又是一位慢性咽喉炎的病人來報到了。 症狀 慢性咽喉炎,中醫又稱臆球症(懷疑有顆球卡在喉嚨)。主要症狀有咽喉灼熱、乾痛,時常乾咳,偶爾咳出些許白痰而且常作一些清喉嚨的動作;有時會感到喉嚨緊緊的,甚至喉嚨有異物感像是有個東西塞著,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想用力咳嗽卻咳不出東西;有時聲音也伴隨著乾啞,這些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超過三個月,便稱之為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最讓人不舒服的就是喉嚨一直覺得有東西卡著,始終感到不自在,甚至愈是在意它,症狀就愈明顯。除此症狀外,患者並沒有吞嚥或呼吸困難的情形。患者常在意是不是喉嚨有長了壞東西?一般而言,喉嚨常有異物感,當然必需要注意是不是有長腫瘤,但喉嚨的異物感大多數是因為慢性發炎引起的;但是喉嚨卡卡的感覺(異物感)若一直未改善,或是愈來愈嚴重,應該到耳鼻喉科求診,檢查清楚,以確定是否有咽喉腫瘤。 在耳鼻喉科的檢查可以發現,此類病患喉嚨明顯比正常人乾,但沒有明顯炎症如紅、腫、熱、痛的現象,但咽後壁粘膜腫脹,色暗紅,淋巴濾泡增生,有黏液或黏膜乾燥萎縮, 故又稱為慢性顆粒性咽炎。病人因咽部後壁有顆粒狀突起,甚至連成一片,這是黏膜淋巴組織增生的結果,病人常因此感到灼熱乾痛而有異物感。 原因 慢性咽喉炎是一種多發性病因所造成的疾病,主要是由於咽喉位居呼吸道及消化道的要衝,來自鼻部、咽喉、氣管,甚至食道的長期非特異性的刺激都會造成上述的症狀,以下是可能引起的原因。 一、長期鼻塞、張嘴呼吸:鼻子有將吸入空氣加溫及濕潤的功能,因此在正常情況下, 鼻咽腔溫度略等於體溫,且相對溼度是100%。當有肥厚性鼻炎、甚至過敏性鼻炎時,因為鼻塞而張嘴呼吸,咽喉部空氣無法維持上述正常的生理狀況,或下鼻甲因燒灼過度,喪失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乾冷空氣直達咽喉而產生乾痛。 二、長期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常見於慢性鼻竇炎患者,黃濃鼻涕會破壞咽喉表皮細胞纖毛活動,並且易於孳生細菌。持續或反復性的咽喉感染, 造成咽喉及舌扁桃腺長期處於發炎狀

淺談慢性咽喉炎 閱讀全文 »

胃癌:別把胃癌當胃痛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案例 根據媒體報導,一位年僅22歲的年輕男性,才剛從學校畢業,順利找到工作,當了上班族。他不吸煙也不會喝酒,家族中也沒人得過胃癌。 不久前他感到胃部不適,先是到藥局買胃藥吃沒效,之後在住家附近診所就醫,醫生覺得病情不單純,建議他轉診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經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已是晚期胃癌且合併轉移。 據衛生署公佈2010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胃癌高居第六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9.8人。胃癌主要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臨床上卻偶爾出現年輕病歷;而男性得胃癌的機會比女性高出一倍左右,可能與男性較嗜菸酒有關。 何謂胃癌?只要是從胃任何一處產生的惡性腫瘤即稱之,包括胃腺癌、胃淋巴癌及惡性肉瘤等;而一般俗稱的胃癌指的是胃腺癌,主要是約九成的胃癌是源自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的腺癌。 胃癌的成因很複雜,可能是由多重因子所影響,包括飲食、遺傳、幽門螺旋桿菌、免疫及其他不明因子。如喜歡吃醃漬高鹽飲食者(因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之添加物),胃癌發生機率較高,如日韓人民。 胃癌雖與遺傳有點關係,但有家族史的也只有5-10%而已;像拿破崙本身與其祖父、父親、兒子都死於胃癌,是典型的家族病例。至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增加胃癌的機率約2至4倍,但若感染15年以上,則罹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可達8.7倍。另外抽菸喝酒也較容易產生胃癌。 早期胃癌常是沒有症狀的,而胃癌的症狀與一般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很難單由症狀來斷定胃癌,然而有下列症狀須特別注意,包括長期上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解黑便、體重減輕時,應儘速就醫,接受檢查。 胃癌的高危險群包括:4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男性、頑固性胃潰瘍、接受過胃部份切除病患、萎縮性胃炎、喜食醃漬高鹽飲食者。而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約有5%的胃潰瘍患者,其潰瘍本身就是胃癌,但卻是以「胃潰瘍」之偽裝表現出來。 胃癌的診斷工具主要包括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或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其中以後者準確度較高,且可對病灶切片取樣,以確立診斷。一旦診斷出胃癌須加做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等以作為癌症分期的參考。至於腫瘤指數CEA、CA72-4或CA19-9敏感度及專一度均不佳,對早期診斷沒有幫助。 胃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性治療。而部分早期胃癌(指癌細胞僅侵犯至黏膜層或黏膜下層),更可以先進的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E

胃癌:別把胃癌當胃痛 閱讀全文 »

胃食道逆流疾病:心事誰人知?原來是胃酸逆流惹的禍

日期: 2012-04-11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先生,46歲,竹科高科技公司主管,每天過著朝9晚12的工作,一天喝上六七杯黑咖啡,早餐沒時間吃,忙到晚上十點才吃晚餐,午餐又經常沒有著落。傷腦筋的事情多如牛毛,血壓老是爆衝,經常得用香煙來安撫緊繃的情緒。 最近半年陳先生的胸口老是疼痛發熱,他猜想可能是心臟或是肺出了狀況,到醫院掛心臟科求診,做了一系列的心血管檢查,最後甚至連心導管也做了,結果所有檢查均正常。 陳先生很納悶,心血管檢查都很正常,為何還會胸痛?甚至半夜會因胸痛而整夜無法入睡。晚上睡不安穩、白天精神不濟,根本無法專心做事,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讓律己甚嚴的陳先生心情跌到谷底。 之後,陳先生的喉嚨開始有疼痛感,甚至有夜咳情形,陳先生再到醫院掛耳鼻喉科及胸腔科檢查,發現所有症狀可能是因為「胃酸逆流」造成的。最後到了腸胃科並接受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明顯因胃酸逆流導致發炎,醫師給予抗酸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陳先生接受醫師的建議,三餐盡量正常,避免暴飲暴食及過油、過甜的食物,經過四個月的療程,先前的胸痛、夜咳、喉嚨痛等症狀都消失了。 「胃酸逆流」,在醫學上叫做:「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狀就是在胃裡的食物,逆流到食道,導致不適的症狀及引起併發症 (如逆流性食道炎),這就是胃食道逆流疾病。 以前比較少聽到有人得了「胃食道逆流」,現在這個疾病已經很常見了,也許你也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惱。經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在台灣之盛行率竟高達18%,且其中14%的病患合併有逆流性食道炎。 從國外的研究來看,約有10%至15%的患者會產生食道化生 ( Barrett’s esophagus巴洛特氏食道 ),進而發生食道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0至40倍。衛生署公佈99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佔第一位,其中食道癌位居第八,其盛行率仍逐年上升,國人不可不注意。 胃食道逆流疾病症狀可分為二大部分: 在食道方面的症狀:包括典型的逆流症狀如心口灼熱、胃酸逆流、逆流所造成的胸痛症狀 (如陳先生的症狀);及因逆流所造成的食道傷害如食道炎、食道狹窄、 巴洛特氏食道、甚至變成食道癌。 在食道以外的症狀:如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氣喘、蛀牙等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另外有些患者也可能產生「喉球感」,整天都覺得

胃食道逆流疾病:心事誰人知?原來是胃酸逆流惹的禍 閱讀全文 »

胰臟癌:容易被延誤的癌症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案例: 根據媒體報導,知名民歌手黃大城,於2008年11月因胰臟癌惡化病逝,享年53歲。黃大城於2007年5月開始持續腹瀉,原以為腸胃不好,但朋友發現他一次比一次消瘦,於當年11月至醫院檢查,赫然發現胰臟癌,腫瘤約3.5公分大,但已是癌症末期。 黃大城隨後接受多次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使原本80幾公斤的他爆瘦,最後只剩下40公斤左右。由於常疼痛難耐,須靠嗎啡止痛。經過1年多的治療,最終不敵病魔,不幸辭世,留予後人無限思念與感傷。 胰臟是一個長條形的消化器官,位在上腹部胃的後面,右側與十二指腸鄰接,左側與脾臟相鄰,分頭部、體部和尾部三部份。由於解剖上位處邊陲,以往較易被忽略,故被鄙稱為胰(夷)臟,又因其位於後腹腔,細長像一把尺,故俗稱腰尺。 胰臟是集內分泌與外分泌兩大功能於一身的器官,其中內分泌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若分泌不足則產生糖尿病,分泌過多(如胰島素瘤),則可能造成低血糖,引發暈厥或休克;另外如胃泌素瘤,升糖素細胞瘤,體制素瘤…等,亦是內分泌瘤。至於外分泌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酵素,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的消化均需靠胰液的分解,才能吸收利用。 2010年國人前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位居第九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6.4人,因此其非罕見的癌症。目前認為胰臟癌可能與吸煙、喝酒、高脂飲食、肥胖、咖啡、糖尿病及慢性胰臟炎有關。 胰臟癌大部分來自胰管或腺體的上皮細胞所產生的腺癌,約75﹪發生在頭部,25﹪在體部及尾部。早期因症狀不明顯,因此不易被診斷出來,常被當做是一般腸胃疾病治療。等到腫瘤漸漸變大會陸續出現上腹痛、背痛、腹瀉、脂肪便、體重減輕、黃疸等症狀。其中病人往往有持續的上腹痛,身體必須向前傾才能緩解疼痛,如果身體躺平反而疼痛加劇。如果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壓迫到總膽管,造成膽汁無法流到十二指腸時,就會產生黃疸,且大便會呈現灰白色。若壓迫到胰管使胰液無法順暢的流入十二指腸,便無法消化脂肪,進而產生慢性腹瀉、脂肪便及體重減輕,歌手黃大城即是以此症狀表現。 一般以抽血及腫瘤指數篩檢均無法充分早期診斷出胰臟癌。腹部超音波是目前公認最便捷的檢查工具,但由於有約三成的胰臟癌是位在體部及尾部,常受病患體型及脹氣所遮蔽而漏失某些腫瘤。此時可考慮加做腹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但若病灶太小(<

胰臟癌:容易被延誤的癌症 閱讀全文 »

大腸直腸癌:「全大腸鏡」篩檢最準確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李先生,53歲,竹科高階主管,平日應酬多,喜食肉類及高脂肪性食物。由於公司每年均提供健康檢查,多年下來,舉凡所有高貴醫療檢查儀器都做過,如全身核磁共振(MRI)、正子斷層掃描(PET-CT)等。 三年前李先生也曾經接受胃鏡及乙狀結腸鏡檢查,一切都正常。由於乙狀結腸鏡的疼痛經驗,讓他對之後的全大腸鏡檢查退避三舍,於是將每年大腸鏡取消,改做一般糞便潛血及腫瘤指數篩檢,也都無異常。 最近李先生常覺得右上腹隱隱作痛,故前往腸胃科就診;腹部超音波掃描肝膽無異樣,但因藥物治療後疼痛仍存在,醫師建議做全大腸鏡檢查。由於之前乙狀結腸鏡痛苦經驗,李先生起初拒絕腸鏡檢查,後來經醫師安排無痛全大腸鏡才成行。 沒想到經檢查赫然發現在近端橫結腸靠近肝轉折處有大腸癌產生。經手術切除右側大腸後,發現仍為較早期的癌症,無轉移跡象,屬杜克大學的分類B1級大腸癌。李先生心中產生疑問,爲何每年花了大把鈔票做所謂的「高階健檢」還是無法發現早期大腸癌? 據衛生署公佈2010年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然而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確早在2006年就已躍升所有癌症之首。探究大腸癌發生及快速增加的原因,與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飲食內容轉變為高脂肪、高蛋白與低纖維有關。 大腸直腸癌的形成過程相當漫長,一般腺瘤性瘜肉要長到1公分大小約需5年,而從1公分大的瘜肉約再需5至10年以上才會轉變成癌症。而大腸癌之臨床表現取決於腫瘤之生長大小及位置,早期的腫瘤可能毫無症狀,等到出現典型症狀時,可能已延誤根治的時機了。 面對這樣一個高盛行率的腫瘤,必須依賴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才有根治的機會。而大腸癌篩檢方式有肛門指診、糞便潛血試驗、下消化道攝影、乙狀結腸鏡、全大腸鏡等。而高科技的虛擬大腸鏡及正子斷層攝影也常被健檢中心拿來當作篩檢工具。事實上,以準確度來說,全大腸鏡仍是診斷大腸癌的「金標準」,這是因為大腸鏡可搭配染色、放大及最新的窄波影像技術(NBI),較易於早期發現腫瘤。再者,施行大腸鏡時可順便切除大腸瘜肉,也因此可降低大腸癌約八成的發生率。另外由於國人有約四成的大腸腺瘤是分佈於右側大腸(升結腸及橫結腸),是乙狀結腸鏡檢查不到的部份;這也就是為何李先生定期但不完全的腸鏡健檢,導致無法檢測到腫瘤。另外據研究指出,年輕人得到大腸直腸癌的預後一般都較差,這和年輕人

大腸直腸癌:「全大腸鏡」篩檢最準確 閱讀全文 »

腫瘤指數的迷思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一: 張小姐32歲,在公司的員工健康檢查發現腫瘤指數CA19-9偏高,數值為62(正常值<37U/mL),報告書上寫可能與胰臟癌有關,張小姐雖然身體無任何異樣,但仍因此焦慮失眠,隔天便馬上請假前往醫院,醫師雖替他安排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結果並無異狀,建議追蹤即可;但張小姐仍不放心,最後自費接受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正常,這才放下心中的重擔。 病例二: 林先生46歲,是慢性C型肝炎患者,定期每半年的肝功能及超音波掃描均正常,最近3年因事業忙碌,無暇前往醫院安排肝臟超音波檢查,只有每半年到檢驗所抽肝功能及腫瘤指數甲型胎兒蛋白(AFP),但都正常,心想如此肝臟應該沒有問題。 林先生最近因上腹悶脹,體重減輕,前往醫院檢查,赫然發現肝臟已長出一個約10公分大的腫瘤,且有門靜脈侵犯。不禁心生疑問,為何抽血都正常,還是得到癌症? 病例三: 黃先生52歲,五年前因健康檢查發現癌胚抗原CEA顯著上升至12(正常值<5ng/mL),且大便有潛血反應,因而接受大腸鏡檢查,並發現乙狀結腸癌,經開刀後為第二期大腸癌,之後定期於門診追蹤。九個月後發現CEA再度上升,再次接受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掃描,但並無異狀。 主治醫師對黃先生的狀況仍不放心,故安排了自費的正子攝影,發現肺臟有微小轉移跡象,經開刀切除確認有肺轉移,術後並接受化療,至今追蹤仍正常,且CEA也維持正常。 一樣是腫瘤指數,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有時不正常,醫師老神在在,病人卻如熱鍋上螞蟻(如張小姐),有時正常卻仍得到癌症(如林先生),也有人因腫瘤指數的上升早期發現癌症轉移而逃過一劫(如黃先生)。一般民眾到底該如何看待腫瘤指數,這確實是一門大學問。 到底什麼是腫瘤指數(或稱癌症指數)?其實是身體內的細胞,在某些疾病發生時(如癌症或發炎反應),這些細胞會分泌較多的蛋白質或多醣體進入血液中(如AFP、CEA、CA19-9、PSA、CA125、CA153等),而用儀器檢測這些物質的量,即是腫瘤指數。然而即便是正常細胞亦會分泌這些物質,故不正常不一定就代表有癌症。 再者一種腫瘤指數可能有多種癌症與之有關,如CA19-9可能在胰臟癌、大腸癌、胃癌、肝癌、乳癌或肺癌均會上升,甚至連急性肝炎、胰臟炎、子宮內膜異位等非惡性腫瘤疾病也會上升。另外在不同癌症亦有不同的敏感度及特異性,例如接受C

腫瘤指數的迷思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