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一瀉千里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74歲的李老太太平常身體還算硬朗,幾個禮拜前因為感冒受寒,引發氣管炎,吃了一個多禮拜的抗生素,感冒咳嗽才慢慢的好轉。這幾天,李老太太總是一直拉肚子,一天往往超過十次以上,在附近診所就診,醫生說是急性腸胃炎,給她一些止瀉藥,吃了幾天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最近,李老太太身體越來越虛弱,整天躺在床上沒法下床,除了腹瀉,還有些輕微的發燒和噁心嘔吐,家人送她到醫院檢查,發現有明顯的白血球及發炎指數上升;進一步做糞便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發現李老太太有偽膜性大腸炎(因大腸Clostridium difficile菌過度增生導致),醫生給李老太太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噁心和腹瀉的症候逐日改善,健康狀況也慢慢恢復了。 腹瀉是因為小腸、大腸的生理性變化,使腸道對電解質、有機質甚至於水分的吸收狀況發生變化,造成液狀糞便量的增加(幼童每天每公斤體重10毫升以上,成人每天200公克以上),同時也經常伴隨著排便次數增加(每天4~5次甚至於10~20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每天排出三次以上的稀軟便、糊狀或液狀便就是有腹瀉的症狀。急性腹瀉是指病程在兩周以內;而超過兩周的病程就屬於慢性腹瀉。區分急性或慢性腹瀉,在臨床上有著不同的致病原因、治療重點及癒後的顯著差異。 就腹瀉的生理機轉可分為:(一)、滲透性腹瀉:因為攝取過多無法吸收的高滲透壓物質(無法吸收的糖分Lactulose、乳糖不耐症者攝食牛乳、過量維他命C、鎂鹽),造成小量的腹瀉,這種腹瀉狀況,通常都能在停止攝取這類食物後得到緩解。(二)、分泌性腹瀉:通常是因為腸胃道致病原大量附著於消化道上皮細胞,藉由分泌外毒素產生許多細胞介質,驅動黏膜細胞的分泌功能,進而產生腹瀉,分泌性腹瀉通常量會比較大,也不會因為停止攝食而讓腹瀉緩和。(三)、滲出性腹瀉:腸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發炎時,產生液體滲出物引起腹瀉,常伴有吸收不良及一些物質刺激腸壁等現象,臨床上,病人常出現腹痛、發燒或血便等症狀,常見的原因包括:感染(如李老太太)、發炎性結腸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電療造成的放射性腸炎等。(四)、蠕動失調性腹瀉:由於腸道收縮、蠕動增加引起,臨床上常有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的現象,也可能伴有其他的神經症狀(如膀胱功能異常);腸道蠕動太慢則可以導致腸道內細菌增生,影響正常吸收功能進而造成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