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百科

腹瀉:一瀉千里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74歲的李老太太平常身體還算硬朗,幾個禮拜前因為感冒受寒,引發氣管炎,吃了一個多禮拜的抗生素,感冒咳嗽才慢慢的好轉。這幾天,李老太太總是一直拉肚子,一天往往超過十次以上,在附近診所就診,醫生說是急性腸胃炎,給她一些止瀉藥,吃了幾天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最近,李老太太身體越來越虛弱,整天躺在床上沒法下床,除了腹瀉,還有些輕微的發燒和噁心嘔吐,家人送她到醫院檢查,發現有明顯的白血球及發炎指數上升;進一步做糞便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發現李老太太有偽膜性大腸炎(因大腸Clostridium difficile菌過度增生導致),醫生給李老太太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噁心和腹瀉的症候逐日改善,健康狀況也慢慢恢復了。 腹瀉是因為小腸、大腸的生理性變化,使腸道對電解質、有機質甚至於水分的吸收狀況發生變化,造成液狀糞便量的增加(幼童每天每公斤體重10毫升以上,成人每天200公克以上),同時也經常伴隨著排便次數增加(每天4~5次甚至於10~20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每天排出三次以上的稀軟便、糊狀或液狀便就是有腹瀉的症狀。急性腹瀉是指病程在兩周以內;而超過兩周的病程就屬於慢性腹瀉。區分急性或慢性腹瀉,在臨床上有著不同的致病原因、治療重點及癒後的顯著差異。 就腹瀉的生理機轉可分為:(一)、滲透性腹瀉:因為攝取過多無法吸收的高滲透壓物質(無法吸收的糖分Lactulose、乳糖不耐症者攝食牛乳、過量維他命C、鎂鹽),造成小量的腹瀉,這種腹瀉狀況,通常都能在停止攝取這類食物後得到緩解。(二)、分泌性腹瀉:通常是因為腸胃道致病原大量附著於消化道上皮細胞,藉由分泌外毒素產生許多細胞介質,驅動黏膜細胞的分泌功能,進而產生腹瀉,分泌性腹瀉通常量會比較大,也不會因為停止攝食而讓腹瀉緩和。(三)、滲出性腹瀉:腸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發炎時,產生液體滲出物引起腹瀉,常伴有吸收不良及一些物質刺激腸壁等現象,臨床上,病人常出現腹痛、發燒或血便等症狀,常見的原因包括:感染(如李老太太)、發炎性結腸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電療造成的放射性腸炎等。(四)、蠕動失調性腹瀉:由於腸道收縮、蠕動增加引起,臨床上常有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的現象,也可能伴有其他的神經症狀(如膀胱功能異常);腸道蠕動太慢則可以導致腸道內細菌增生,影響正常吸收功能進而造成腹瀉。

腹瀉:一瀉千里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閱讀全文 »

便秘:千呼萬喚始出來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1: 詹小姐今年28歲,平常除了容易肚子脹氣外,身體並沒有特別的不適狀況。今年夏天,詹小姐到日本旅遊一個星期,旅行途中,偶爾會有便意想要上廁所,都因為時間不允許而忍了下來。 回到台灣不到一個禮拜,詹小姐突然腹部劇烈疼痛,臉色慘白,送到醫院急診進一步檢查,由腹部X光發現詹小姐整個腸子都積滿糞便,經過幾次灌腸治療後,排出大量的糞便,疼痛馬上獲得改善。詹小姐在醫師的建議下,保持多蔬果的飲食,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就再也沒有發生這般腹痛的情況了。 病例2: 王先生今年64歲,習慣性的便秘已經好些年了,最近一個月覺得排便的情況惡化,每次上廁所都只有一丁點而且形狀變細,肚子越來越脹又伴隨一陣陣疼痛,胃口也明顯變差,甚至噁心想吐。 家人幫他到藥局買了瀉藥、浣腸,症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腹部X光發現有腸子阻塞現象,而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的位置長了一個腫瘤,病理切片診斷為腺癌;經過醫師手術後,王先生身體狀況及排便才得到改善。 便秘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定義上可以分為:(1).排便次數不足(每週不到三次),(2).排便困難(超過四分之一的排便都很費力且硬),(3).覺得排便排不乾淨。當便秘症狀超過三個月以上,就稱為慢性便秘。 便秘最常見的是原發性便秘,指的是沒有特定病因,常沒有明顯腹痛,通常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一般分為三種型態:(1).通過速度正常:雖排便次數正常,但常有排便困難或過硬的感覺;(2).通過速度過慢:腸子蠕動差,常常感到腹脹或排便次數減少;(3).股盆底功能異常:恥骨直腸肌與肛門擴約肌無法放鬆,導致排便困難。 某些疾病或藥物也會導致便秘,這稱為續發性便秘,包括新陳代謝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高鈣血症、低鉀血症、糖尿病等)、肌病變(營養不良性肌強直病、硬皮症等)、神經性疾病(巨結腸症、帕金森氏症、脊髓腫瘤或損傷等)、發炎性腸疾、大腸直腸癌阻塞、焦慮、藥物副作用如鴨片類止痛藥、抗憂鬱藥、含鋁胃藥、副交感神經阻斷劑等。 便秘的診斷,主要是靠病患的症狀描述,如好幾天沒有排便、排便很費力且不易排出、大便很硬或一顆一顆像羊大便、肚子脹痛、噁心嘔吐、胃口差,甚至於有些人會有疲憊、腰痛、焦慮等症狀。 醫師透過身體檢查可以對病患便秘的原因有初步的診斷,如可以摸到腹部有糞便堆積的團塊、肚子有明顯的鼓音,另外肛門指

便秘:千呼萬喚始出來 閱讀全文 »

大腸激躁症:大腸也是個性強哦!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1: 王小姐今年38歲,轉換到知名外商公司工作一年多了,任職一年多來,總是時常下腹陣痛,也出現明顯的便秘,總是四、五天才能解一次便,雖然解完便覺得情況有好一點,但是反覆的下腹痛、便秘一直都困擾著她。 遇到得準備作公司會報或有高階主管來巡查,更讓她肚子痛得吃不消,只好去藥房買了些瀉藥,吃了瀉藥後排便的狀況似乎有好一些,但是依舊是腹痛不減;於是到醫院就診,接受了胃鏡、大腸鏡檢查,醫師確定都沒有問題。經過醫師詳細的詢問病史,認為她的腸胃症狀跟工作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在給予藥物幫助她的情緒緩和後,王小姐便秘及腹痛的問題,終於得到明顯的改善。 病例2: 53歲的林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交際應酬,往往幾杯黃湯下肚,肚子就會一陣絞痛,就得馬上到廁所報到,這樣的情況在應酬多時,一天可能到廁所報到超過十次。偶而在家休息,跑廁所的次數就明顯少了很多,也比較不會鬧肚子痛。 林先生去作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體重過高,一切似乎都還不錯。有時看看醫生吃吃藥,狀況就會改善一些;但是往往生意旺季一來,人一忙,壓力大,腸胃絞痛、常跑廁所的狀況,就立刻通通回籠,又打回原形。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與器質無關的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以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症狀。根據Rome III對大腸激躁症的診斷準則為:在過去六個月,其中的某三個月裡,每個月有三天以上出現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的情形。這些不適的症狀符合下面三項敘述中的兩項:1.排便後症狀緩解、2.伴隨排便頻率的改變、3.伴隨排便型態的改變。 大腸激躁症在臨床上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與混合型;其中約有五成為腹瀉與便祕交替的混合型腸躁症。診斷上常常需要詳盡的詢問病史,並以排除法(確定腸胃臟器無特定病變)作為診斷,若有警訊症狀時,包括病患年紀大於50歲、明顯體重減輕、貧血、腸胃道出血、家族有腸胃惡性腫瘤病史、嚴重腹瀉或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不正常的理學及實驗室檢查時,須特別小心是否有器官病變。 大腸激躁症約佔人口比例10~20%,而且每年大約有1~2%的人口產生這樣的症狀。以西方國家統計,這類疾病的比例以女性居多,約為男性的2~3倍。大腸激躁症的好發年齡大多在青壯年,統計上在35歲前發生率超過五成,多數病人可以回推到兒童時期就曾經發生腹痛、排便習慣改

大腸激躁症:大腸也是個性強哦! 閱讀全文 »

膠囊內視鏡:一窺消化道的最後處女地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女士,63歲,近兩年偶有解黑便的情形,但大多在一、二天內即恢復正常,陳女士也為此到醫院安排了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但就是沒發現出血點;由於身體無特別不適,也就沒再至醫院追蹤。 然而陳女士最近解黑便的頻率增加,並且有頭暈目眩的情形,一個月前更因排出大量黑便後差點暈倒,再次前往醫院檢查,發現血紅素只剩7.2 g/dl(正常>12 g/dl),經輸血治療,及再次安排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仍無發現出血病灶。最後接受醫師建議,吞服膠囊內視鏡檢查,發現出血點原來是在小腸末端迴腸的血管病變(血管再生不良),經治療後已完全康復。 什麼是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它是經由吞服一顆重約3.7公克的小型攝影膠囊(大小如一顆魚肝油,11×26mm),進而檢查消化道的疾病。此膠囊裡有內含前端高解析的迷你攝影系統、精密電池及影像傳輸系統,可每秒拍攝兩張彩色照片,並將影像即時傳輸至身上的無線接受器。在吞服後八小時內,可傳送出高達五萬七千多張的消化道影像至接收器;之後再將此接收器連接至電腦中還原資料成連續的影片,而醫師在判讀時就如同乘著「縮小的潛艇」,看著連續的影像,就宛如進行著電影情節般的「驚異大奇航」,進而揭開了小腸神秘的面紗。 膠囊內視鏡在小腸出血有極高的診斷價值。目前研究報告指出,傳統的小腸鏡、腹部電腦斷層、小腸攝影、血管攝影等對小腸出血病灶診斷率只有三成左右;然而膠囊內視鏡可達七成的診斷率;若是正在出血的時候接受檢查,診斷率更可達九成。除了小腸出血外,對於其它小腸疾病如小腸腫瘤、發炎性腸炎(如克隆氏症)、寄生蟲感染,小腸瘜肉及血管病變等,都具有診斷價值。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FDA)於2003年7月已將膠囊內視鏡列為檢查小腸疾病的第一線診斷工具。 至於膠囊內視鏡的優點在於檢查方法簡單、無痛、無侵襲性,如同吞藥丸一般,且膠囊為單一拋棄式,沒有交錯感染的問題,另外在檢查過程中仍可自由活動。而膠囊內視鏡的適應症則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慢性腹瀉、體重減輕及貧血等。 目前除了小腸膠囊外,更發展出食道膠囊及大腸膠囊,只是高科技的背後總是高成本,至今這項檢查仍屬自費項目。另外膠囊內視鏡技術僅只於檢查,無法採取檢體及治療,未來是否膠囊能具有Robot設計,行機器人手術如止血、切除小型病灶等,進而減輕病患之痛苦;

膠囊內視鏡:一窺消化道的最後處女地 閱讀全文 »

發炎性腸疾:什咪?自體免疫出問題也會影響消化系統?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楊先生今年42歲,工作非常忙碌,飲食也不太正常。常常會有肚子疼痛、脹氣、腹瀉的問題。最近幾個禮拜,楊先生感覺肚子疼痛的情況越來越頻繁,痛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即使吃了一些胃腸藥也毫無見效。 最近幾天,楊先生上完廁所都發現擦拭的衛生紙有血,一開始以為是痔瘡發作,沒太注意,不多加理會;然而肚子絞痛、拉肚子的情況越來越密集,且出血(血便)的情形也越來越嚴重。於是在腸胃科醫師的建議下,楊先生做了全大腸鏡的檢查,發現有一大部分的大腸產生明顯的潰瘍糜爛,輕輕一碰就流血不止;經大腸切片病理組織檢查,確認是潰瘍性結腸炎,楊先生經過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後,肚子痛、腹瀉、血便的情況才慢慢好轉,目前仍持續在腸胃科門診追蹤及服藥治療。 發炎性腸疾所指的是兩種腸炎症疾病: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發炎性腸疾確切的致病機轉仍不清楚,目前認為發炎性腸疾的發生是多重病因,例如週遭環境刺激、特殊感染、基因遺傳、自體免疫或病人本身體質等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致使體內一些發炎細胞、發炎介質對腸胃道黏膜產生攻擊,造成黏膜破壞,引發腸胃道發炎。 發炎性腸疾的發生率每十萬人口約70~150人,有很明顯的區域、種族差異;發生率最高的是歐洲、北美等已開發國家,白種人有較高的發生率,而發病的年齡通常在15~40歲之間。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的症狀就是腹部疼痛、腹瀉式的血便;如果只有侵犯直腸,可能會是成形的大便而無腹瀉,卻有著明顯的裡急後重(常常想解便,卻解不出)。嚴重的情況,可能產生全身性炎症反應:發燒、體重減輕、惡體質、關節疼痛,甚至腹膜發炎引發敗血症等。 至於克隆氏症主要的症狀也是腹部疼痛、腹瀉,血便的情形比潰瘍性結腸炎少很多,所以這類病人初期往往可能被診斷為腸躁症;病人可能因為反覆性腹痛或腹瀉接受大腸鏡檢查,才發現腸道黏膜受損;而疾病長期發作,腸胃道可能因反覆炎症反應,產生狹窄阻塞或瘻管膿瘍,造成更劇烈的腹脹、腹痛、發燒及敗血症。 發炎性腸疾的診斷除了病人的臨床症狀外,可以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營養狀況,也可以透過腹部X光、消化道攝影、大腸鏡等影像診斷,更重要的是透過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可以確定發炎性腸疾的診斷。 發炎性腸疾的治療,主要還是以藥物控制為主。第一線用藥Aminosalicylat

發炎性腸疾:什咪?自體免疫出問題也會影響消化系統? 閱讀全文 »

大腸瘜肉篩檢:勇敢跨出防癌第一步,您做了嗎?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五十三歲的楊先生,沒有什麼特別的疾病或不適,因為長年應酬容易腹脹,每天總要跑兩三次廁所,斷斷續續藥物治療下,時好時壞。十年前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沒有特別的毛病;然而大腸鏡檢查的不舒服感,讓楊先生痛得呼天喊地,發誓寧死也不要再做大腸鏡檢查。 最近媒體大幅報導大腸癌篩檢的重要,加上許多名人親身體驗無痛大腸鏡,在太太的強烈要求下,楊先生才到醫院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發現兩個分別為1.2 公分和1.6公分的瘜肉,醫師利用內視鏡瘜肉切除術將瘜肉切掉。 這次的大腸鏡檢查,楊先生沒有任何不舒服,檢查完當天就可以回家休息,讓楊先生對大腸鏡檢查完全改觀。楊先生大腸瘜肉的病理化驗雖然是良性,但已經有部分細胞發生高度異生的現象,這樣的瘜肉再放著不管,幾年後可能就要變成大腸癌了。楊先生很慶幸這次聽太太的話,作了大腸鏡檢查,切除了瘜肉,避免了日後可能致癌的風險,楊先生現在有了警覺心,也同意日後定期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民國95年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已經超過一萬例,大腸直腸癌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年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同年大腸直腸癌死亡率較民國86年增加了47.7%。至民國99年大腸直腸癌死亡率仍高居十大癌症死因之第三位,這應該是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西化的結果,因此大腸直腸癌的防治與篩檢顯得格外重要。 嚴格來說,大腸直腸癌可說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症,因為絕大部份的大腸直腸癌是從正常的腸道黏膜,經過腺性瘜肉的階段,最後才變成癌症,如果可以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高達90%;相較於晚期發現才治療的癒後只有10%,相去甚多。 雖然大腸腫瘤有很多篩檢的方法:包括糞便潛血檢查、糞便DNA、血清癌胚抗原指數(CEA)、下消化道X光攝影、電腦斷層模擬大腸鏡、乙狀直腸鏡、全大腸鏡等,而目前認為要達到大腸直腸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全大腸鏡檢查是最有效的篩檢方式。 雖然三分之二的大腸直腸癌發生在直腸及乙狀結腸附近,但仍然有部份是發生在距離肛門較遠的近端大腸(升結腸、橫結腸),所以只做乙狀直腸鏡並不是一個很完整的大腸篩檢。全大腸鏡檢查一方面可以到達近端大腸做完整的大腸評估,另一方面可以將瘜肉取樣或切除,做病理檢驗,是一項兼具治療性的檢查。 根據各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統計,50歲以上的民眾,瘜肉的發生率超過

大腸瘜肉篩檢:勇敢跨出防癌第一步,您做了嗎? 閱讀全文 »

中秋節令飲食技巧 ~ 中秋月圓臉不圓

2014-08-28 ~ 中 秋 月 圓 臉 不 圓 ~ 梅約營養師 撰文 佳節將至,月圓人團圓之際,梅約健康管理中心專業營養師提供您中秋的飲食聰明吃的原則,讓您吃巧也吃飽,才不會讓三高失控或減重破功喔! 一、 月餅屬高油糖食物,運用食物代換及分食的概念,也可輕鬆達到控制。若吃1/3顆廣式月餅或是一顆蛋黃酥就應減少正餐的一碗飯,一天嚐一次月餅淺嚐輒止即可,故建議與家人分食月餅,便可品嘗到多種口味也不用擔心超量。 二、 烤肉時亦應採三低一高的原則-低油、低鹽、低糖、高纖: a.選擇海鮮或低脂肉類(雞肉、瘦里肌),減少豬/牛五花、內臟(雞心、雞胗)翅膀及加工品(香腸、熱狗、培根等) b.增加高纖食與蔬菜類,如:地瓜、南瓜、玉米、甜椒、絲瓜蛤蜊、筊白筍、香菇、杏鮑菇等。烤肉串組合中可穿插有鳳梨/甜椒/蔥/蒜/香菇等,通時吃到肉與蔬菜,更爽口不膩,且熱量降低! c.烤肉醬:一般市售鹽分過高建議濃度稀釋一半,或用鮮果汁、果醋、淡醬油、芝麻調成爽口的和風醬。有醃漬的肉品則不宜再塗烤肉醬。沙茶與沙嗲醬高熱量謹慎使用! 建議多使用天然香辛料,如義式香草、迷迭香、檸檬香茅、咖哩粉等,可減少鹽分的攝取! 三、 中秋代表性的水果就文旦/柚子,富含維生素C及鉀,能幫助血壓、血脂的穩定及抗氧化的功效,但熱量、糖份較高,2~3片就有60卡,若吃太多也易有消化不良、腹瀉、排氣等問題;傳統有中秋吃甘蔗可以顧龍骨的習俗,純屬迷信,對於糖尿病及高血脂的患者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四、 中秋連假也別忘多踏青親近大自然,享受流汗及放鬆的感覺、亦可幫助血糖、血脂、血壓的穩定。 梅約健康管理中心祝大家有個健康、快樂、平安、幸福的中秋佳節。

中秋節令飲食技巧 ~ 中秋月圓臉不圓 閱讀全文 »

急性肝炎:真的來無影去無蹤嗎?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王先生,53歲、第一度肥胖,最近因工作忙碌,常常需要加班,難得放假可以補眠,卻老是睡不飽,臉色也變得黯沉。王先生到檢驗所抽血赫然發現肝指數升高(GOT/GPT:58/94 IU/L),雖然檢驗師建議王先生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但是王太太覺得西藥比較傷身體,所以就到一家老字號的中藥店抓了幾帖養肝藥方。 王先生吃了二個多禮拜的中藥,人卻覺得越來越沒精神,胃口也明顯變不好,甚至有點噁心感,且尿液變得像烏龍茶般的深褐色,自己以為應該是吃中藥排出肝毒的關係,所以沒有太在意,並不多加理會。 直到有個朋友來家裡,發現王先生全身泛黃,提醒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的肝指數GOT/GPT:680/472 IU/L已經超過標準十倍以上,而且有明顯的黃疸(膽色素 8.7 mg/dL)及凝血功能異常。經醫師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併急性藥物型肝炎,在住院治療近三週後,肝指數及黃疸才慢慢恢復,精神及胃口也漸漸好轉,目前在家休養也持續門診追蹤。 所謂急性肝炎,就是肝組織有明顯的發炎細胞浸潤,病程可以從幾週到數月不等(六個月內)。臨床上大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有的人就像一般感冒,如頭痛、倦怠、肌肉痠痛、胃口變差、噁心嘔吐等;較專一性的症狀是黃疸(如茶褐色尿、皮膚及眼白變黃)、肝脾臟腫大等,不過比例並不高。 少數急性肝炎的病人因為肝臟損害範圍太大,致使肝臟無法排除血中的毒素而產生意識不清或昏迷(稱為肝性腦病變),或因為肝臟無法合成血液中必要的蛋白質及凝血因子,進而造成全身水腫及出血傾向,往往這些極少數急性肝衰竭的病人,需要肝臟移植才能存活。 導致急性肝炎的原因包括: (1)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A型、B型、C型、D型、E型肝炎)、皰疹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伊波病毒等;(2)非病毒感染:弓漿蟲、鉤端螺旋體等;(3)酒精性肝炎;(4)特定毒性物質,如菇毒、白磷、四氯化碳、氯仿等;(5)藥物:很多藥物都會引起肝臟發炎,如抗結核菌藥物、抗黴菌藥、麻醉藥、止痛藥、某些中藥等;(6)缺血性肝炎:因為心血管疾病(如鬱血性心臟病、心衰竭、心肌梗塞)、感染、外傷等造成休克所導致的急性肝臟損傷;(7)自體免疫性肝炎:因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肝臟產生肝炎。 急性肝炎的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根據許多非特異性或特異性的症狀外,血液檢查是臨床上最

急性肝炎:真的來無影去無蹤嗎? 閱讀全文 »

慢性肝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女士,53歲家庭主婦,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不喝酒。10多年前曾作過一次全身健康檢查,當時發現有輕微肝功能異常(GOT:42 IU/L、GPT:52IU/L,正常值小於40IU/L),腹部超音波有輕微脂肪肝;由於B型及C型肝炎均呈陰性反應,且已有B型肝炎抗體,故醫師認為肝功能異常可能是脂肪肝導致,建議清淡飲食及體重控制即可,並定期追蹤檢查。 由於住家附近有檢驗所,故陳女士於一年後便就近到檢驗所抽血,發現肝功能還是輕微異常,心想應該還是脂肪肝的問題,也就不以為意。一轉眼10年過去了,半年前因好友肝炎發作住院,才突然想起自己的肝功能也有異常;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肝功能指數上升到GOT:68、GPT:102,且腹部超音波已有纖維化的現象。經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陳女士的自體抗體ANA為1:320,應為自體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醫師建議需定期追蹤檢查,若肝功能再持續上升,可能就要考慮接受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治療了。 「肝若是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然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20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位居第八位,而肝癌也居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二位,實令人聞之色變。而慢性肝炎指的是肝臟組織持續的發炎或壞死超過有6個月以上,且無改善的跡象,一般可由肝功能指數異常而得知。 至於慢性肝炎常是無症狀的,因為肝臟內部是沒有神經分佈,故一般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是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但因為肝功能異常時,有些人會感到倦怠、腹脹、噁心或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黃疸、水腫、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變等。 引起慢性肝炎的病因有:(1)病毒性:慢性B型、C型、D型肝炎病毒感染;(2)代謝性問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威爾森疾病(因銅代謝異常)、血鐵沈積症(因鐵代謝異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因異常結構的AAT囤積於肝臟)等;(3)肝毒性物質或藥物:酒精、Amiodarone、isoniazid、methotrexate等;(4)自體免疫疾病:自體免疫性肝炎(如陳女士)、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等;(5)類肉瘤(Sarcoidosis)。 台灣地區慢性肝炎主要是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至於D型肝炎則是要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肝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閱讀全文 »

B型肝炎帶原:定期追蹤,掌握治療先機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楊先生今年43歲,當兵時被檢驗出是B型肝炎帶原,當時醫生跟他說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因此楊先生也就不以為意,二十多年來都沒有追蹤檢查。楊先生除了應酬小酌外,並沒有喝酒的習慣,也不喜歡亂吃藥 楊先生最近因工作繁重,總是忙到三更半夜,他一直感到疲勞,胃口明顯變差,原本以為只是因為加班忙碌的關係,也沒有特別在意,公司同事和家人都發現楊先生臉色變得好黃,建議他到醫院檢查一下。 抽血檢查赫然發現楊先生肝指數是正常值的十幾倍,膽色素也明顯上升,住院當中發現B型肝炎病毒數量每cc有好幾千萬個單位,醫師盡速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整體情況才在兩週後慢慢好轉,順利出院。 B型肝炎是國人慢性肝炎主要的病因之一,早期因為沒有藥物治療,醫療檢查不普遍,且大多無特別症狀,故常常任由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肝硬化、甚至於肝癌。近十幾年來,隨著醫藥發達和醫療普及,我們可以定期追蹤肝臟發炎或纖維化的程度,適時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控制肝臟發炎,減緩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於肝癌的發生。 近年來由於政府的宣導,慢性B型肝炎篩檢比例有顯著的上昇,越來越多的民眾知道自己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及健保開放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治療肝炎、預防肝癌,紛紛跑到肝膽腸胃科門診,希望醫師開立抗病毒藥物來治療。 其實,這樣只對了一半!並不是每個慢性B型肝炎患者都一定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且任何抗病毒藥物都有其副作用與抗藥性,濫用抗病毒藥物不但沒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反而徒增抗藥性與副作用的風險。 因此,全球性專注於研究肝病的醫學組織針對B型肝炎診治要點做了大抵一致的論述:(1)現有的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很難把B型肝炎病毒完全根除;(2)長期使用適當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壓抑B型肝炎的病毒數量,甚至達到目前檢測技術無法偵測到的超低濃度;(3)B型肝炎帶原者可以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減緩肝病的進展,避免或延緩肝硬化,甚至於減少肝癌的發生。 現有治療B型肝炎的藥物有兩大類,一是免疫調節劑,也就是干擾素;二是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包括干安能、干適能、貝樂克、喜必福和泰諾福韋。臨床上需要針對患者不同的臨床症狀,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往往有些病人會誤以為越晚問世的藥物,就具備較強的治療效果,其實不然;不過現今治療共識上還是建議使用較低抗藥性的藥物,作為起始的治療,這樣可以更容易達到我們想要長期、持續控

B型肝炎帶原:定期追蹤,掌握治療先機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