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百科

慢性C型肝炎:肝炎不可怕,定期追蹤保健康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李先生今年54歲,小時候因體弱多病,打針吃藥是常有的事。從當兵時期就知道自己患有C型肝炎,李先生久久也會不定時到醫院接受追蹤檢查,斷斷續續都有肝指數偏高的現象。這幾十年來,對肝臟切片存有疑慮的李先生,一直以為吃保肝劑就是在保護肝臟、治療C型肝炎,甚至於沒有定期追蹤檢查。 最近,醫師發現李先生的肝臟已經出現纖維化的現象,肝指數依舊偏高;由於健保相關法規的修改,已不必一定要做肝臟切片檢查,才可接受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所以李先生在進行一系列肝功能、C型肝炎病毒量的檢測後,接受了半年的長效型干擾素搭配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肝功能慢慢就恢復到正常,C型肝炎的病毒量也降至偵測不到。 經歷過這次的治療,得到良好的結果,讓李先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目前李先生仍定期進行追蹤檢查,身體狀況、肝指數都正常,肝臟也沒有進一步硬化的現象。 由於資訊的發達,民眾對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都有些許認識,也知道慢性肝炎定期追蹤檢查的重要性。其中有一部分的患者以為只要到醫療院所檢查治療就可以把慢性C型肝炎治好;然而,誠如我們先前討論過有關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時機一樣,C型肝炎也有它適合治療的時機和狀況。 慢性C型肝炎約佔我國人口的1.5~2%,病毒有Ia、Ib、IIa、IIb、III、IV六種基因型,台灣最常見的是Ib型;雖然I型C型肝炎病毒對治療的反應較差,不過也都有五成以上的治癒率(50~70%)。 以往因為需要肝臟切片,證實已有某種程度的肝臟纖維化,健保才得以給付C型肝炎的治療費用;目前衛生署已經修正C型肝炎的給付標準,只要符合確定是慢性C型肝炎帶原anti-HCV(+)、GPT異常、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陽性或肝組織切片有纖維化,病患在完全了解治療過程及治療副作用後,就可以接受治療。 目前正統的C型肝炎治療,是使用長效型干擾素(Interferon)搭配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時間根據病患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同,大約是半年到一年不等。以往除了肝臟切片的恐懼感,讓病患裹足不前外,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是一大考量。這些問題都在健保法規修訂、藥物改良及副作用的有效掌控後,解除了慢性C型肝炎患者的疑慮和不安。 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時常見副作用如下:(1)類似重感冒的症狀:在注射干擾素後4個小時左右出現肌

慢性C型肝炎:肝炎不可怕,定期追蹤保健康 閱讀全文 »

肝硬化:不知不覺已悄悄到來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楊先生今年58歲,剛從工廠退休沒多久,雖然從年輕就幹粗活,但是楊先生身體一直很健壯,很少生病看醫生。最近兩三個月,胃口變得比較差,吃的不多但是肚子卻一直變大,之前買的褲子都快穿不下。 楊先生發覺雙腳有明顯的浮腫,小便量也變的比較少、比較黃。到腎臟科求診,醫師發現楊先生腎功能正常,但有輕微黃疸,建議他到胃腸肝膽科接受進一步檢查。 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楊先生已經有肝硬化合併腹水的現象,抽血發現楊先生是C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膽色素、白蛋白)都有異常;醫師給予適當的飲食衛教和藥物治療,楊先生的狀況才慢慢穩定下來,目前仍持續追蹤及治療。 肝硬化,是指肝臟因為某些疾病(大部分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被大量纖維組織、疤痕取代了原有的肝臟細胞,使肝功能異常、甚至喪失。造成肝硬化有許多原因:在歐美,酒精性肝炎、慢性C型肝炎是最常見的病因;在台灣則是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其他包括自體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鐵質沉積症、威爾森疾病、藥物性肝炎等。 肝硬化的症狀很多,如疲倦、抵抗力差、胃口不佳、消化道功能障礙(便秘或腹瀉)、腹水引起的腹脹、肢體腫脹甚至全身水腫、胸口蜘蛛斑、男性女乳症、手掌紅斑、消化道出血,也會導致吐血、解黑便、牙齦流血、反應遲鈍、嗜睡甚至昏迷等。因為肝臟功能的代償性很強,一般需超過90%的肝臟纖維化才會使肝功能出現失代償現象;在此之前,病人絕大多數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不易察覺。 肝硬化的黃金診斷標準是肝臟切片檢查,透過超音波輔助的細針穿刺或腹腔鏡手術,直接取得肝臟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肝臟纖維化的程度。而肝臟超音波掃描,對肝硬化嚴重度的準確率也很高,且檢查速度快、無侵犯性是它最大的優勢;較明顯的肝硬化也可以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來判讀。 至於肝硬化的嚴重程度較常使用Child-Pugh score來分類,此乃根據肝臟特定之重要功能(白蛋白、膽色素、凝血功能、有無腹水、有無肝腦病變),分成A、B、C三級;其中C級最為嚴重,一年及二年存活率分別只有45%及35%。 肝硬化是肝臟一種不可逆的組織變化,並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有效治療肝硬化;目前只有肝臟移植可以治療肝硬化。所以臨床上,需要追蹤肝硬化的高危險群,早期發現可以治療的慢性肝炎或肝臟疾病,例如使用抗病毒藥物,

肝硬化:不知不覺已悄悄到來 閱讀全文 »

脂肪肝:肥胖也會胖出肝病來

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日期: 2012-04-25 病例: 黃先生35歲,身高170公分,竹科軟體工程師,每天早出晚歸,終日與電腦為伍。因工作壓力大,下班後總是大吃ㄧ頓,吃完便癱在電視機前,假日也缺乏運動。體重在最近一年中竟從原本65公斤(BMI:22.5kg/m2)暴增至79公斤(BMI:27.3kg/ m2) ,BMI值已達第一級肥胖的標準。 黃先生的公司很重視員工健康,會定期舉辦員工健檢,在最近的員工健檢時,黃先生赫然發現原本去年完全正常的健檢報告,今年在肝功能卻出現異常(GOT:82IU/L、GPT:104 IU/L)。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並沒有B型及C型肝炎感染,但超音波掃描卻發現有重度脂肪肝,因平常並無喝酒之習慣,醫師判定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建議減重即可。 但黃先生心裡仍存懷疑,真的只是單純肥胖導致肝炎嗎?不需要吃藥嗎? 什麼是脂肪肝呢?脂肪肝是指肝臟組織的脂肪總含量超過其重量的5%以上,或是肝組織切片中超過10%的肝細胞呈現脂肪空泡變性的現象。輕度脂肪肝指的是含脂肪變性的肝細胞少於33%,中度為介於33-66%之間,而重度則是佔66%以上。 脂肪肝是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其病因可分為酒精性、非酒精性及其他特殊疾病。而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病因包括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某些藥物等,其中最常見的代謝症候群即包括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脂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表現可以是單純的脂肪肝,也可能進展成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等不同嚴重程度的肝傷害,使得NAFLD不再被視為只是一種良性的肝臟疾病。 根據國內的研究調查顯示,脂肪肝盛行率高達21%–25%,遠高於B型肝炎的15%–20%及C型肝炎的2%–4%,可說脂肪肝是國人最常見的肝病。而肥胖患者約80%罹患脂肪肝,是造成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可見「胖也會胖出肝病」絕非危言聳聽。 脂肪肝一般沒有症狀產生,只有少數病患會出現疲倦、右上腹腫脹壓迫感。身體檢查可能會出現肝腫大,少數出現腹水、黃疸等徵候,代表已進展至肝病末期。至於診斷脂肪肝最準確的方式為肝臟切片,但因具侵襲性,病患接受度不高。因此非侵襲性的肝臟超音波是目前診斷的利器。 一般而言,若超音波

脂肪肝:肥胖也會胖出肝病來 閱讀全文 »

膽結石:消化系統的不定時炸彈

病例一: 陳先生,48歲,5年前因右上腹疼痛且反射到背部,經醫師施行上腹部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但因無急性膽囊炎的癥候,醫師建議先飲食控制,若仍持續疼痛再考慮開刀,之後由於沒再發作也就不以為意。 然而陳先生一個月前,與朋友聚餐大吃一頓後,突然右上腹疼痛,心想可能是吃太飽;但隔天發現右上腹及上腹部疼痛,且有噁心的情形;起初以為只是急性胃炎,吃吃胃藥即可,二天後發現疼痛加劇,痛到背後,且合併發燒,不得不到醫院去掛急診。此時,由血液檢查發現白血球升至18,000,腹部超音波掃瞄顯示膽囊腫脹,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經醫師建議,接受緊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情才告穩定,三天後平安出院。 病例二: 楊女士,56歲,糖尿病患者,持續規則服藥中;於十年前健檢發現有膽結石,但一直都沒有腹部不適的症狀。最近兩個月偶有腹脹及飯後右上腹痛,但不適的症狀大多在一小時內緩解。 一個月前突然右上腹劇痛並解出茶色尿,被送至急診,抽血發現胰臟指數(Amylase、Lipase)上升,且有黃疸的情形,腹部超音波有膽結石及總膽管輕微擴大的現象,腹部電腦斷層顯示有膽結石、總膽管結石及急性胰臟炎。緊急安排膽道內視鏡(ERCP)檢查,發現總膽管有結石卡在出口,經膽道內視鏡取石術後症狀大為緩解,且胰臟炎也於一週內復原;之後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才正式化險為夷,平安出院。 膽囊位於人體的右上腹,大約在肋骨下緣中點處。事實上膽汁並非由膽囊製造,而是由肝臟分泌儲存到膽囊內,之後由膽囊加以濃縮,等到進食後膽囊才收縮將膽汁經由總膽管送入十二指腸,進行食物的消化。如此膽囊就好比家中的「水塔」,只是儲存的功用。 至於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是膽汁中的成份(膽固醇、燐脂類、膽塩及膽酸)由於某些因素產生不平衡時,即可能會有結石生成;其危險因子中又以4個F最容意易產生結石,包括:Female(女性)、Forty(40歲以上)、Fat(肥胖)、Fertile(懷孕多產);另外家族裡要是有膽結石患者,其一等親家屬得到膽結石的機會就比一般人高4倍。其他如糖尿病、慢性肝病或有先天溶血性貧血的人也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 一般而言,大多數的膽結石並不會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的飯後飽脹感。少部份患者在飲食吃得比較油膩,或暴飲暴食後會有右上腹痛,通常在飯後半小時發生,可持續約一小時,嚴重時甚至可能會有膽痙攣及疼痛反射到背部或右肩。至於膽結石的大小及數目與症

膽結石:消化系統的不定時炸彈 閱讀全文 »

急性胰臟炎:讓你痛不欲生,寢食難安

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先生今年42歲,經常喝酒應酬、大魚大肉,雖然知道自己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都很高,為了工作也顧不得這麼多,只能過一天算一天。最近幾天,他總覺得上腹有些悶脹甚至於疼痛,以為是胃不好就喝了一點胃乳,可是肚子悶痛的感覺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疼痛。 有一天晚餐時,陳先生一點胃口都沒有,還有一些噁心感,他在喝了胃乳後就到房間休息,陳太太吃飯時聽到陳先生到廁所嘔吐,上前查看發覺陳先生全身冒冷汗,抱著肚子躺在浴室地板,急忙攙扶他到醫院急診。 醫師發現陳先生血清脂肪脢濃度高達1246 mg/dL,血清澱粉脢768 mg/dL,腹部電腦斷層發現胰臟腫脹,有些許腹水,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陳先生馬上住院,接受治療了一個多禮拜才康復出院。 急性胰臟炎,就是胰臟因急性發炎,產生了許多相關性的症狀。胰臟發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上腹痛,有時疼痛會牽連到背後,常會伴隨腹部悶脹、消化不良、食慾變差,有些人甚至會有明顯的噁心嘔吐。 少數較嚴重的胰臟炎會導致呼吸窘迫、意識變差、休克,甚至於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等。因為胰臟是後腹腔器官,所以疼痛的位置感覺上會比胃炎更深層,好像手壓不到疼痛點(一般胃炎往往在上腹部會有明顯的壓痛感)。而引起急性胰臟炎較常見的原因包括喝酒、膽道結石、高血脂症、膽道腫瘤、胰臟腫瘤、特殊藥物等;此外,有部分是病患在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ERCP)之後引發醫源性急性胰臟炎,但發生率相當低。 急性胰臟炎的診斷方式包括病史詢問、典型的腹部疼痛症狀、血清脂肪酶或澱粉酶濃度超過正常上限三到五倍以上、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腹部核磁造影等。以前只靠抽血檢查發炎指數、脂肪脢或澱粉脢,無法準確的診斷出嚴重性胰臟炎(如出血性胰臟炎併發器官衰竭),因而造成家屬無法接受,看似輕微胃痛住院的親人,居然會快速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現階段稍具規模的醫院,除了抽血檢查外,也會在第一時間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更準確地判斷胰臟炎的嚴重程度。如果懷疑有膽石性胰臟炎的病人,最好再做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術,不僅可進一步診斷,也可進行治療。 急性胰臟炎的治療基本準則是:嚴格的禁食(包括喝水)以減輕胰臟的負擔、適度的輸液補充避免身體過度脫水休克、矯正血清電解質不平衡、根據症狀給予適當的止痛劑。其它像使用蛋白酶抑制劑、類體素藥物、鈣離子阻斷劑等等,也有許多文獻報導可以改善胰臟炎。 急

急性胰臟炎:讓你痛不欲生,寢食難安 閱讀全文 »

慢性胰臟炎:打定主意,別再酗酒了!

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王先生今年48歲,工作上常常需要應酬,也有抽菸、酗酒的習慣。三年多前開始覺得容易消化不良,也變得容易腹瀉,上廁所方便時,總覺得馬桶裡好像浮了層油,心裡頭總是覺得不安,還曾因為胃痛到醫院急診過好幾次,儘管醫師打了止痛針,每次總得痛上好幾個鐘頭才慢慢緩和下來。 王先生擔心自己的健康,也曾接受過胃鏡、大腸鏡檢查,還好並沒有發現潰瘍或腫瘤;雖然日常飲食總是大魚大肉,王先生卻始終吃不胖,最近一年甚至體重減輕許多。有天中午在公司吃過飯後,王先生突然覺得上腹部劇烈疼痛,臉色慘白、冷汗直流,忍不著抱著肚子在沙發上哀嚎,同事趕緊將他送到醫院。 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王先生胰臟有鈣化現象,還長了幾個大水泡(偽囊腫),且因偽囊腫壓迫膽道,也造成黃疸。原來王先生罹患了慢性胰臟炎,住院後進一步手術切除引流偽囊腫及藥物控制穩定才出院;醫師建議王先生需完全戒酒,並定期追蹤檢查。 慢性胰臟炎,就是胰臟因慢性發炎,使胰臟出現組織上不可逆的變化,如纖維化、鈣化或偽囊腫等無法恢復的慢性病變,進而影響胰臟的功能。 慢性胰臟炎的原因目前仍然不太清楚,不過許多研究歸納的原因包括: 酗酒、自體免疫疾病、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如胰膽管癒合不全或囊性纖維症)、高血脂症、高鈣血症(副甲狀腺異常)、營養不均、藥物等;其中酗酒是引發慢性胰臟炎的最大元兇,大部份患者有連續4-5年每日飲酒量超過75毫克的酗酒習慣。雖然如此,仍然有約二成病患原因不明。 慢性胰臟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上腹部、左上腹部疼痛(95%),有時伴隨著帶狀牽扯性疼痛到背部,患者疼痛時往往會彎著上半身,屈起膝蓋(成蝦子狀),因這樣的姿勢會讓疼痛稍為改善一點,而疼痛往往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才會慢慢緩和下來。由於慢性胰臟炎症狀和胃痛很相似,常常反覆發作,但卻常常沒能在短時間內被診斷出來。 慢性胰臟炎和急性胰臟炎不同之處,在於急性胰臟炎發作時胰臟酵素上升,治療後大多能完全恢復,沒有後遺症;而慢性胰臟炎是一個進展性且不可逆的發炎反應,發作時胰臟酵素上升並不明顯、甚至是正常,各種檢查也不容易發現胰臟早期病灶,常常經過數年後,胰臟出現鈣化、偽囊腫或很厲害的功能障礙(如糖尿病、脂肪下痢)、偽囊腫壓迫週遭器官(膽管、十二指腸),才被診斷出來。 慢性胰臟炎的發生率只佔了胰臟炎住院比例的3/1000~5/1000,好發於中年男子,很

慢性胰臟炎:打定主意,別再酗酒了! 閱讀全文 »

~ 歡 慶 端 午   粽 子 聰 明 吃 ~

梅約營養師 撰文 端午節是傳統重要節慶,代表食物”粽子”是家戶餐桌上不會缺席的要角,每逢此時腸胃科病人常明顯增加,血糖血脂的控制亦顯困難,如何聰明吃讓身體少些負擔,以下列出幾項常見的飲食問題提醒民眾: 1.傳統粽子內餡有蝦米、五花肉、鹹蛋黃(豪華版有魷魚、鮑魚)等富含飽和脂肪與膽固醇,若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格外留心挑選,北部粽包入油飯較水煮的南部粽含油量為高,內餡建議以香菇、杏鮑菇、筍乾、蒟蒻、瘦肉、雞肉、豆干等取代高脂肪食材。 2.粽子的主角–糯米,為高升糖指數且不易消化,對於有消化性潰瘍或血糖不穩民眾,應淺嚐輒止並細嚼慢嚥;建議可加入糙米、燕麥、薏仁、紫米、蓮子、紅豆、山藥、等五穀雜糧取代部分糯米。 3.一顆傳統粽子的熱量約500至600卡,為每日熱量1/3以上,且高油、高熱量、低纖維、不易消化,因此建議一天最多一顆,否則徒增腸胃負擔,亦使體重、血脂、血糖失控。 4.佐粽子的甜辣醬、辣椒醬、醬油膏與搭鹼粽的果糖、砂糖,總讓人不知不覺中攝取了多餘熱量、糖及鹽份,對於糖尿病、血壓異常或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皆為負擔,而辛香料也易刺激腸胃道黏膜,可能加重潰瘍或發炎現象。 5.粽子的內餡裡,除了香菇、蘿蔔乾外幾乎無蔬菜類食材,易營養不均衡,所以,吃粽子時請記得配一盤燙青菜或是竹筍湯,以補足所需的蔬菜量,隨餐再來一份水果,除了營養均衡,更可幫助消化。 6.近來食安問題頻傳,挑選有信譽商家的產品,粽子趁新鮮吃,以避免變質;夏季氣溫高,當餐吃不完要儘速冷藏(最多三天)、冷凍最多兩週為原則,亦要避免食材反覆加熱,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隨著國人日益重視養生,要吃飽也吃巧、吃得健康,掌握「均衡、適量、高纖、多樣化」原則,少加工食品,祝福大家有個愉快的端午佳節。

~ 歡 慶 端 午   粽 子 聰 明 吃 ~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