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百科

膽囊癌:無聲無息的殺手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案例: 根據新聞報導,知名作家趙寧,於2008年9月因膽囊癌惡化病逝,享年66歲。趙寧於2007年11月中第一次動刀,原本以為只是膽結石,術後發現為膽囊癌,且已經是末期;之後因癌細胞轉移,曾經接受區域擴大清除以及部分肝切除手術。 趙寧後來因為腹腔內腫瘤復發,導致腸阻塞,需進一步接受腸繞道手術,隨後接受多次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治療期間,由於進食狀況不佳,及腫瘤引發疼痛,必須接受全靜脈營養支持及疼痛控制,體重爆瘦,病情惡化,轉入安寧病房治療,最後不幸逝世,留予後人無限不捨及感傷。 行政院衛生署公佈2010年國人前十大癌症死因中膽囊癌位居全部癌症死亡之第十六位,其中佔男性癌症死因第15位,女性癌症死因第11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2.3人,因此其並非罕見的癌症。 事實上,原發性膽囊癌在早期常是毫無症狀及表徵,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早期發現,且膽囊癌易於早期發生轉移,使得疾病預後差,即便是第一期發現,其術後5年存活率約五成左右;至於末期(第四期)才發現,則5年存活率只剩2-4%。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更形重要了。 至於膽囊癌的臨床症狀包括右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部腫塊、黃疸、腹水…等。而上述症狀也往往是嚴重膽囊癌的警訊。 造成膽囊癌的危險因子有:(1)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2)年齡:大於60歲;(3)性別:女性為男性2倍左右;(4)膽道先天結構異常;(5)膽瘜肉(大於一公分,平坦無柄);(6)致癌物;(7)肥胖;(8)自體免疫疾病,如原發性硬化膽管炎(PSC)、潰瘍性大腸炎等。其中膽結石是最常被提及與膽囊癌有關的危險因子,約75-90%的膽囊癌患者合併有膽結石,主要可能是結石對膽囊黏膜細胞長期刺激而造成癌化。 另外統計發現有膽結石的人罹患膽囊癌的機會比沒有膽結石的人高7倍左右,也因此大部分開始產生癌變的膽結石患者其各項檢查與膽結石症狀無異,故很難事先診斷出來。正如趙寧教授,當時也以為只是膽結石而接受開刀,結果卻已是末期膽囊癌併轉移了。另外還有一些情形也容易合併膽囊癌,如陶瓷樣膽囊(porcelain gallbladder),這是一種膽囊慢性炎症的終期,此時膽囊壁呈現廣泛鈣化,約有12.5%至62%的磁化膽囊病例會併發膽囊癌。 而膽囊癌之臨床診斷,除了身體檢查外,血液中的癌症指數篩檢(CEA、C

膽囊癌:無聲無息的殺手 閱讀全文 »

食道癌:食不下嚥,小心食道癌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劉先生,62歲,是典型的集「酒仙」及「快活似神仙」 於一身的菸酒癮君子。 陳先生一天不能沒有煙酒,煙不離手是常態,有機會的時候,不多喝幾杯,會覺得對不起自己。劉先生也知道煙酒過量不太好,但總是覺得先享受再說,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楣! 三個月前劉先生覺得食道有點不太舒服,他吃流質的食物還算輕鬆,但要是吃肉吃飯等固態食物,就有點困難。原本想到醫院看醫生,但劉先生一想到醫生可能會要他做胃鏡檢查,心生恐懼,決定還是暫時忍一忍吧! 這樣拖了一陣子,最近一個星期劉先生連流質的食物也吞不太下了,不得已前往醫院就診,經醫生安排胃鏡檢查,赫然發現在中段食道處有食道癌,且已產生嚴重阻塞,胃鏡已無法通過狹窄處。 食道癌是胃腸道癌症中預後相當不好的一種,其原因為發生症狀時,大多數為期已晚,能夠早期發現的比率不高。民國99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中食道癌已越居死亡率的第八位,有增加的趨勢。 食道癌一般好發於60歲以上,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3倍;危險因子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過熱飲茶、長期食入含亞硝胺的醃漬物或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缺乏某些礦物質或維生素等;而其他疾病如食道失弛緩症、長期胃酸逆流、巴洛特氏食道、或食道曾經被化學藥劑灼傷腐蝕等也是危險因子。 食道癌發生的位置,以食道中段最多,絕大部份為鱗狀細胞癌;但近年來下段食道的腺癌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是因胃食道逆流的人口明顯增加導致。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可能毫無症狀,而症狀產生常是在腫瘤漸漸長大,進而妨礙了食道運送食物的功能時才發生。 大多數的病人,最常見的症狀是吞嚥困難或胸骨後悶痛。而食道癌引起的吞嚥困難是漸進性的,剛開始時只對於固體食物不易吞嚥,而後逐漸連喝流質食物也有困難;但如果喝液體有困難,而吃固體食物反而沒有問題,則比較不像食道癌。 另外由於腫瘤上方的食道中,常因蓄積食物發酵而發出惡臭,此亦為食道癌病患另一個特徵;若腫瘤侵犯到喉返神經則會有聲音沙啞的情形。食道癌之所以在發現時常已轉移到附近之淋巴結或器官,主要是因食道壁比胃壁少了最外面的漿膜層,故腫瘤較易轉移。至於早期食道癌身體檢查常無異樣,只有當腫瘤產生上述症狀時,才能被發現。 食道癌的診斷主要是靠內視鏡檢查,發現病灶及切片檢查確定診斷,而NBI窄波早期癌辨識內視鏡檢查,則可增加早期癌之診斷率。若證實為食道癌則需接受進一步

食道癌:食不下嚥,小心食道癌 閱讀全文 »

肝癌:男人真命苦,男性癌症死因之首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先生,45歲,慢性B肝炎帶原者,無不良嗜好。由於是B肝帶原,故定期自行前往檢驗所檢查肝功能(GOT、GPT)及甲型胎兒蛋白(α-FP),雖GPT偶有輕微上升,但指數大都在正常範圍。 最近2個月陳先生發現上腹有悶痛的情形,以為只是一般胃炎,吃了些胃藥後症狀確實有改善,也就不以為意。然而,最近一週上腹悶痛的情形變得明顯,前往醫院檢查,經醫師安排抽血及超音波檢查,肝功能輕微上升,胎兒蛋白正常,但超音波掃瞄卻發現肝臟左葉已長了一個4公分大的肝腫瘤。 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認為單一肝癌並無轉移,醫師建議動手術切除,如此才撿回寶貴的性命。陳先生經歷過這次手術,心想之後一定要乖乖聽醫生的話,定期回診抽血及超音波檢查。 據衛生署公佈20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第二位;但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卻確排名第一。肝癌的好發年齡是在40-60歲之間,也是正值人生中之精壯時期,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3至4倍。 肝癌可區分為發生於肝臟的「原發性肝癌」及其他器官之癌症轉移至肝臟的「轉移性肝癌」。原發性肝癌依組織來源不同,可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肝母細胞癌及混合型癌,而其中以肝細胞癌最常見,也即是一般俗稱的肝癌。 肝癌的致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B型、C型、D型肝炎)、黃麴毒素、及任何原因引起之肝硬化(如酒精、銅代謝異常、鐵沉積症、藥物、毒性物質)等,均可導致肝癌。以B型肝炎帶原者來說,其產生肝癌之年發生率約0.8%,但若年紀大於35歲,則上升至2.8%。至於因慢性B型或C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每年約有5%會產生肝癌。 另外根據統計顯示,台灣肝癌患者有7成是B肝帶原,另外2至3成是C型肝炎,其中B型肝炎帶原者得到肝癌機率是正常人140倍左右;因此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台灣肝癌發生的最大危險因子,這些病患應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罹患肝癌會發生什麼症狀?若是小於3公分的小型肝癌,大部分的病患常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少數會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上腹或右上腹悶痛、腹脹、倦怠等感覺,因此很容易被當成一般腸胃問題而忽略;等到腫瘤變大出現腹痛、腹部腫塊、體重減輕或黃疸時常已是肝癌末期。 至於肝癌的診斷,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抽血檢驗甲型胎兒蛋白(α-FP)及腹部超音波掃瞄,且二者需一併檢查,缺一不可。以胎兒蛋白來說,對於3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約只有2/3的病患會升高

肝癌:男人真命苦,男性癌症死因之首 閱讀全文 »

食道潰瘍:囫圇吞藥闖了禍,食道潰瘍找上門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1: 26歲的李小姐看了一款新推出的保養乳液廣告,很心動,就立刻買來使用。不料過了一個禮拜,臉上出現了許多的紅疹子,讓她花容失色,嚇的趕緊去看皮膚科醫師。 皮膚科醫師診斷她的毛囊發炎,也就是所謂長了青春痘,開藥給李小姐服用。李小姐看完醫生回家,忙著處理公司的文件,睡覺前才想到忘了吃藥,趕緊倒了杯水,把藥呼魯吞了下去就上床睡了。 隔天早上醒來,她覺得胸口非常疼痛,有一些喘不過氣來;她想,這不會是因為心臟病引起的吧?李小姐到醫院做了抽血和心電圖檢查都沒有問題。但這樣的疼痛,連續了三、四天都沒有好轉,甚至連喝水都會疼痛。 李小姐後來轉去看腸胃科,經醫師詳細詢問她的病史,再用胃鏡檢查,發現原來李小姐罹患了食道潰瘍。接受一週的藥物治療後,疼痛才完全解除。 病例2: 53歲的王先生常有胃酸逆流的情況,偶爾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吃藥來緩解不舒服的感覺。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不舒服的王先生,最近因為接洽一個大案子,應酬特別頻繁,吃香喝辣,飲食過度,又極度疲累,一回家常倒頭就呼呼大睡了! 這兩天王先生睡到半夜,總是發生嚴重的咳嗽,胸口持續悶痛,趕緊到醫院胸腔科接受X光檢查,確定沒有肺部的問題;醫師進一步幫王先生安排胃鏡檢查,發現有明顯的食道潰瘍(食道炎D級),經過幾週的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王先生才漸漸好轉,不再有胸痛、夜咳的現象。 食道潰瘍就是食道組織的損傷深及食道的肌肉層。食道潰瘍大部分並不會引起明顯的消化道出血,通常都是胸口部位有明顯的吞嚥性疼痛,疼痛的情況除了潰瘍傷口大小影響外,吃酸、辣、燙的東西越刺激,或吞的食物較大量、較固質,疼痛的感覺也會越強烈。 一般發生食道潰瘍時,患者容易誤以為是得到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臟方面的問題;另外因為食道潰瘍會伴隨呼吸疼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的症狀,也常常被誤認為是肺部引起的疾病。食道潰瘍的症狀,除了胸口疼痛外,會感覺吞東西到了某一個點,有異物感,覺得胸口灼熱、吃東西嚥不下去,嚴重時甚至會吐血、解黑便。 食道潰瘍的診斷,最常用的就是胃鏡檢查或者上消化道攝影;一般以胃鏡診斷率較高,這是因為有些較小的潰瘍,上消化道攝影不太容易診斷出來。食道潰瘍通常在醫生詳細的詢問病史,排除心臟、肺部或胃腸的問題,加上治療後明顯的症狀改善即可,不必然得做胃鏡檢查來釐清是發炎、糜爛或潰瘍;除非是長期且藥物無法緩解的

食道潰瘍:囫圇吞藥闖了禍,食道潰瘍找上門 閱讀全文 »

食道靜脈瘤:此瘤非彼瘤(腫瘤)

日期: 2012-04-11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陳先生,46歲,竹科高科技公司主管,每天過著朝9晚12的工作,一天喝上六七杯黑咖啡,早餐沒時間吃,忙到晚上十點才吃晚餐,午餐又經常沒有著落。傷腦筋的事情多如牛毛,血壓老是爆衝,經常得用香煙來安撫緊繃的情緒。 最近半年陳先生的胸口老是疼痛發熱,他猜想可能是心臟或是肺出了狀況,到醫院掛心臟科求診,做了一系列的心血管檢查,最後甚至連心導管也做了,結果所有檢查均正常。 陳先生很納悶,心血管檢查都很正常,為何還會胸痛?甚至半夜會因胸痛而整夜無法入睡。晚上睡不安穩、白天精神不濟,根本無法專心做事,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讓律己甚嚴的陳先生心情跌到谷底。 之後,陳先生的喉嚨開始有疼痛感,甚至有夜咳情形,陳先生再到醫院掛耳鼻喉科及胸腔科檢查,發現所有症狀可能是因為「胃酸逆流」造成的。最後到了腸胃科並接受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明顯因胃酸逆流導致發炎,醫師給予抗酸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陳先生接受醫師的建議,三餐盡量正常,避免暴飲暴食及過油、過甜的食物,經過四個月的療程,先前的胸痛、夜咳、喉嚨痛等症狀都消失了。 「胃酸逆流」,在醫學上叫做:「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狀就是在胃裡的食物,逆流到食道,導致不適的症狀及引起併發症 (如逆流性食道炎),這就是胃食道逆流疾病。 以前比較少聽到有人得了「胃食道逆流」,現在這個疾病已經很常見了,也許你也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惱。經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在台灣之盛行率竟高達18%,且其中14%的病患合併有逆流性食道炎。 從國外的研究來看,約有10%至15%的患者會產生食道化生 ( Barrett’s esophagus巴洛特氏食道 ),進而發生食道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0至40倍。衛生署公佈99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佔第一位,其中食道癌位居第八,其盛行率仍逐年上升,國人不可不注意。 胃食道逆流疾病症狀可分為二大部分: 在食道方面的症狀:包括典型的逆流症狀如心口灼熱、胃酸逆流、逆流所造成的胸痛症狀 (如陳先生的症狀);及因逆流所造成的食道傷害如食道炎、食道狹窄、 巴洛特氏食道、甚至變成食道癌。 在食道以外的症狀:如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氣喘、蛀牙等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另外有些患者也可能產生「喉球感」,整天都覺得

食道靜脈瘤:此瘤非彼瘤(腫瘤) 閱讀全文 »

胃炎:腸胃疾病叫我第一名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就像許多事業有成但工作忙碌的中小企業老闆,48歲的郭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需要應酬,飲食不太規律,雖然極力控制,但還是難免會暴飲暴食。十多年前,郭先生就曾經因為胃潰瘍出血住過院,發病後這十幾年來,雖然沒有再鬧出什麼太大的毛病,但總是一下肚子脹,一下肚子痛,斷斷續續吃著胃腸藥。 幾年前郭先生曾接受過胃鏡檢查,只有輕微胃發炎,吃了幾天藥感覺好一些,可是沒多久又覺得不舒服。最近在醫師的建議下,他再次接受胃鏡檢查,並接受胃部切片及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結果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伴隨胃部炎症。 在服用適當的抗生素滅菌治療後,郭先生明顯感到腸胃輕鬆許多,腹脹、腹痛的情況也消失了;原本擔心是否有罹癌的他,這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胃炎,顧名思義就是胃部內襯黏膜發炎;依胃部黏膜的組織學變化,可分為急性胃炎 (急性炎症細胞) 和慢性胃炎 (腺體萎縮甚至消失,或被纖維組織取代),其發生率為所有腸胃疾病之冠。 胃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上腹部中央疼痛,疼痛的位置也可能在左上腹延伸到背後;除了腹部疼痛外,噁心感、嘔吐、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佳甚至於體重減輕等,也都是胃炎常見的一些症狀。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包括:食物刺激 (酒精、酸辣食物等)、藥物作用 (阿斯匹靈、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等)、特殊感染 (病毒、細菌、黴菌或寄生蟲)、心理或生理因素(工作壓力、生病住院等)、以及直接傷害 (撞傷、挫傷) 等。 引起胃炎的主要成因是胃酸分泌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胃黏膜的防禦保護力降低,進而引起發炎甚至糜爛、潰瘍。慢性胃炎症狀通常較急性胃炎來得緩和,但是發炎時間較長或反覆發生,其胃部發炎的範圍比較廣泛。最常見的原因是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全球估計約一半的人口感染) 使身體長期產生對這類細菌的抗體,連帶會影響到受感染的胃黏膜組織,進而引起廣泛性的發炎;由於是細菌感染所引起,也有人把它稱為B型胃炎。 另外胃幽門功能異常,或亞全胃切除手術,致使膽汁逆流進入胃部,刺激胃黏膜而引起長期胃部的炎症,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其他引起慢性胃炎的疾病包括:自體免疫性胃炎 (又稱作A型胃炎,主要是身體產生抗壁細胞抗體,使分祕胃酸的腺體萎縮)、某些結締組織疾病、愛滋病、克隆氏症、放射線治療、心血管疾病、肝衰竭、腎衰竭等。 胃炎的診斷,最重要的就是詳細詢問病史及臨床症狀。

胃炎:腸胃疾病叫我第一名 閱讀全文 »

胃糜爛:台灣潰瘍病患滿街跑?原來只是「胃糜爛」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一: 蔡先生,45歲,因工作常應酬,抽菸、喝酒乃家常便飯,也因此常常有胃痛的情形。這十幾年來,總共作了6-7次胃鏡,每次醫師都說有輕微胃潰瘍,在吃了治潰瘍的藥(抗酸劑)一個月內幾乎症狀都會緩解,但停了藥後,每每黃湯下肚又會再復發。 由於症狀反覆發作,讓蔡先生一直很困惱;蔡先生帶著之前的胃鏡報告來看我,仔細一看其實只是「胃糜爛」並非胃潰瘍,此時蔡先生聽得一頭霧水。經仔細解釋「胃糜爛」與「胃潰瘍」的差異,及碳13呼氣試驗,確定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建議戒菸戒酒,之後蔡先生的症狀也就很少再犯了。 病例二: 黃先生,60歲,因有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疾病,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及阿斯匹靈。最近到醫院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結果大致正常,但胃鏡報告卻給了胃潰瘍的診斷,且描述其潰瘍是二個0.3公分的表淺潰瘍,建議到醫院治療。 黃先生帶著健檢報告到我的診所,要求服用治療胃潰瘍的藥。經仔細詢問,黃先生完全無任何症狀,報告亦顯示無幽門桿菌感染,再者此胃鏡病灶還未達到潰瘍的診斷標準,應該是「胃糜爛」而已。發病的原因,可能與黃先生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有關,我建議黃先生服用一般胃藥治療就好,並不需要使用治療潰瘍的特效藥(如質子幫浦抑制劑)。如果之後發生任何持續上腹不適的症狀,可能就須考慮調整阿斯匹靈了。 「胃糜爛」這個診斷乍聽之下很嚇人,聽起來好像是說整個胃都爛掉了。事實上「胃糜爛」在醫學稱之為「糜爛性胃炎」,從字義上就可看出他是一種胃炎,其嚴重程度介於表淺性胃炎與胃潰瘍之間,也有人稱之為「胃破皮」,這個名詞描述的挺貼切的。 胃糜爛與潰瘍的差異主要是病灶的大小與侵犯深度,一般胃潰瘍的大小至少0.5公分且侵犯深度需達黏膜下層。而糜爛性胃炎的破皮處,一般僅局限於黏膜層,且不超過黏膜肌層。至於大小一般來說都比潰瘍小,但也有部份會超過0.5公分。 糜爛性胃炎又可分成急性與慢性,其中急性糜爛性胃炎與藥物(NSAIDs、阿斯匹靈、類固醇、某些抗生素等)、酒精、嚴重感染、燙傷、大手術、休克及巨大壓力有關。其病理機轉可能是因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胃黏膜血流減少及胃酸分泌增加,導致黏膜發炎及糜爛,嚴重者甚至可變成潰瘍或出血。慢性糜爛性胃炎的病因不明,一般可能與藥物 (NSAIDs、阿斯匹靈)、病毒、甚至克隆氏症有關。 而胃糜爛的症狀多為非特異性,包括上腹不適(台語:胃周

胃糜爛:台灣潰瘍病患滿街跑?原來只是「胃糜爛」 閱讀全文 »

消化性潰瘍:真的那麼難纏嗎?

日期: 2012-04-11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劉先生,35歲,竹科工程師,工作壓力大。最近一個月發現上腹有悶痛的情形,尤其是空腹時症狀特別明顯,常常需吃點東西才能緩解。一週前因運動傷害發生關節痛,自行服用止痛藥後,發現上腹痛的情形更嚴重,半夜甚至痛醒,需服用胃乳片才能緩解。 劉先生最近二天更出現了解黑便及頭暈的情形,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經內視鏡止血後才穩定下來。醫師同時施行胃切片檢查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並給予一週的三合一滅菌療法及八週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才解決了劉先生惱人的胃痛問題。 所謂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是指消化道受到胃液的腐蝕,造成胃壁或腸壁局部的組織損傷,它通常比糜爛(erosion,或稱為破皮,只損及黏膜層)來的深一點;其大小至少大於5mm,病理切片之深度需達黏膜下層。 消化性潰瘍可發生於食道、胃及十二指腸,而一般俗稱之消化性潰瘍指的是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是由於攻擊因子和黏膜防禦機轉失去平衡所導致,其病因一般可分為與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關、與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相關(NSAIDs,如阿斯匹靈)、壓力性潰瘍、及與其他因素相關(如抽菸、胃泌素瘤、遺傳等)。其中以幽門螺旋桿菌的相關性最高,如十二指腸潰瘍中約85-95%合併HP感染,而胃潰瘍約70-80%有HP。 消化性潰瘍會有哪些症狀?一般而言,胃潰瘍大多是飯後半小時至二小時之間引起上腹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則是好發於空腹及半夜時上腹痛,病患常在睡夢中痛醒。 消化性潰瘍的其他症狀有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酸水等,然而也有高達四成的病患毫無症狀,甚至要等到出現併發症時才察覺。潰瘍的併發症包括出血、胃出口阻塞及穿孔。潰瘍出血時可能會有吐血、解瀝青便或黑便。若產生穿孔時則會引發急性腹膜炎,甚至敗血症,這個時候就需要開刀才能解決。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除了典型的症狀外,要得到正確的診斷還是要藉由消化道X光或胃鏡;其中胃鏡檢查,除了可直接觀察病灶,還可以切片看潰瘍是良性或惡性,及有無HP感染等。雖然十二指腸潰瘍,幾乎清一色都是良性,但胃潰瘍卻有5%為癌症導致的潰瘍,須切片才能診斷出來。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若是與HP感染有關,則須接受一週的三合一滅菌療法,其殺菌率約85-95%之間,之後再服用一

消化性潰瘍:真的那麼難纏嗎? 閱讀全文 »

上消化道出血:怎麼辦?我解黑大便了

日期: 2012-04-25醫師:廖健仲 (版權所有) 病例: 楊先生,70歲,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必須長期服用降血壓及阿斯匹靈。最近三天發現大便黑黑的,但沒有明顯的不適,也就不以為意。但有一天早上起床上廁所,排出了大量黑瀝青顏色的大便,之後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暈倒在廁所。 楊先生家人發現他昏倒在廁所,立刻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血紅素降至7.0 g/dl,且血壓只剩80/50 mmHg,醫師緊急幫他輸了4個單位的血液及大量點滴注射,血壓才回升至120/80 mmHg。 之後安排緊急胃鏡,發現在胃角處有一胃潰瘍且正在大量噴血,醫師經由胃鏡使用止血夾夾住出血部位,血就止住了。經住院3天觀察,雖然前2天仍有解少量黑便,但醫師研判是之前的出血殘留在腸道所致,並非新的出血,在第3天大便轉為金黃色,危機總算正式解除。 醫師告訴楊先生必須回心臟科調整藥物,並且須配合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雙管齊下,才能使潰瘍完全癒合並預防下次出血。 所謂上消化道,醫學上的定義是指屈氏韌帶(Treitz’s ligment)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或十二指腸這一段消化器官,當其中任一部份產生病變而導致出血就稱為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而言,出血量在500c.c.以下而且出血緩慢時,可能會解黑色大便 (俗稱瀝青便)、吐些黑色或咖啡色的東西。若出血大量 (約1500c.c.以上) 或出血速度很快時,可能會吐鮮血,病人會伴隨有頭暈、噁心、心悸、盜汗、皮膚蒼白冰冷、四肢發軟,甚至昏厥、休克。當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並且要注意是否有嘔吐的情形,以避免因為血塊吸入呼吸道而產生窒息的危險。醫師此時會注意病人的生命徵候,如患者有心跳加速、血壓降低、尿量減少、甚至休克等現象,表示有大量出血的情形,須儘快以點滴輸液或輸血方式治療,以穩定生命徵象。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變(AGML)、肝硬化引起的食道或胃靜脈瘤出血、或劇烈嘔吐後引起的胃食道接合處黏膜撕裂出血,這些因素占上消化道出血九成以上;其他如腫瘤、血管異常病變、瘜肉等也都可能造成出血。 如果是因為服用阿斯匹靈或止痛消炎藥(NSAIDs)所引起的消化性潰瘍出血,就必須暫時停止此類藥物;若不得已一定要用,可以改用安全性較高的同類藥物或併用防止潰瘍的藥物如質子幫浦抑制劑,以預防再發出血。 至於消化道出血的診斷,除了

上消化道出血:怎麼辦?我解黑大便了 閱讀全文 »

下消化道出血:只是簡單的痔瘡出血嗎?

日期: 2012-04-25醫師:曾嘉慶 (版權所有) 病例: 72歲的周老太太,有高血壓的病史,目前規律服藥。周老太太年輕時因為盲腸發炎破裂併發腹膜炎,接受緊急手術治療,隨著年紀增長,常常容易下腹悶脹且排便不順暢。 十幾年前因為明顯的血便看過直腸外科,醫生告訴她極可能是因為長年便秘造成的痔瘡出血,又因為周老太太害怕大腸鏡檢查,所以拒絕進一步檢查。近十年來,她一直斷斷續續有出現血便的情況,想說只是痔瘡出血也就不以為意。 最近,周老太太覺得很容易疲累、臉色有些蒼白、體力大不如前,稍微走幾步路就會上氣不接下氣,有一天早上從公園散步回家後,上廁所時突然眼前一片黑矇就跌坐在馬桶旁的地板上;家人除了發現馬桶有大量鮮血,也注意到周老太太臉色慘白,便急忙將她攙扶起來送到醫院。 在醫院急診量血壓偏低92/50 mmHg,心跳較快每分鐘約124下,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5.4 gm/dL (不到正常的一半),經過緊急的輸血,血壓、心跳才漸漸恢復正常,人也明顯舒服很多。 周老太太住院後,醫師安排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一血管分化不良(angiodysplasia)病灶,且正在輕微滲血;經內視鏡電燒止血後,出血就止了。雖然大腸鏡檢查也可見明顯的痔瘡,但並非導致此次出血的原因。 所謂下消化道,醫學上的定義是指屈氏韌帶(Treitz’s ligment)之後的腸道,包括最末一小段的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大腸、直腸,這些部份的腸道出血就叫做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狀就是血便。發現有血便,首先要區分血是不是和大便混和在一起;當我們上完廁所,若發現血便時,記得要先仔細觀察大便顏色是磚紅色的大便,還是黃色大便沾著血;因血便的程度可能是直接便血,也可能是肉眼看不出來的大便潛血。 下消化道出血除了可以觀察血便外,也需注意身體的變化,像是否容易暈眩、疲累、體力變差、頻繁腹脹腹痛、大便習慣改變、甚至摸到腹部腫塊等,有任何異狀就應該就醫,進一步檢查。 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較常見的有痔瘡出血、肛裂、大腸憩室、血管變異(如angiodysplasia、Dieulafoy’s lesion, AVM等 )、急性感染性大腸炎、缺血性大腸炎、放射性直腸炎、發炎性腸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偽膜性大腸炎、直腸潰瘍、腺性息肉、腸道腫瘤等。至於下消化道出血位置,約有85%來自於大腸病變,其於15%

下消化道出血:只是簡單的痔瘡出血嗎? 閱讀全文 »